在俄乌战争的硝烟逐渐弥漫至第三个年头,战场上的态势似乎正悄然发生变化。乌克兰军队,曾经那支斗志昂扬的力量,如今在连续的战役中损耗严重,战役级进攻能力基本丧失。这是否意味着2025年将成为战事的大结局?德国媒体《西德意志汇报》3月24日的一则报道,却如一记重锤,敲碎了这份宁静的猜想。波茨坦大学教授奈泽尔在接受采访时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2025年秋季,俄罗斯或将对北约国家开战。这一预言,如同寒风中的利刃,让欧洲大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


奈泽尔的观点,基于对全球安全局势的深刻洞察。他指出,美国与俄罗斯的和解迹象,正悄然改变着国际安全格局。北约条约第5条的威慑力,在这股和解浪潮下显得摇摇欲坠,尤其是当美国可能不再坚守其承诺时。奈泽尔用“北约的威慑力正在减弱”来形容这一现状,无疑为欧洲的安全蒙上了一层阴影。而俄罗斯与北约爆发战争的风险,则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是否落下,取决于多个“关键因素”的微妙平衡。


北约内部裂痕显现,战备工作步履维艰

北约,这个曾经团结一致的军事联盟,如今在面对俄罗斯时却显得裂痕斑斑。内部对于是否参战的问题,成员国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这直接影响了战备工作的顺利进行。部分北约国家甚至对与俄罗斯开战持反对态度,这无疑削弱了北约的整体战斗力。更为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向乌克兰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北约国家的军火库存几乎耗尽,战争准备远未达到理想状态。波兰的弹药库存仅能支持一到两周的防御作战,这无疑是对北约战备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

在这场备战的拉锯战中,美国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奈泽尔直言不讳地指出,如果美国在战争中不支持欧洲,那么欧洲将面临严重的威胁。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的历史数据,都证明了欧洲在军事行动中对美国的依赖。如今,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以及他与俄罗斯的和解姿态,无疑让欧洲感到孤立无援。


乌克兰危机四伏,北约士兵神秘失踪

而乌克兰,这个战场的中心,其状况也是每况愈下。泽连斯基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坦言,乌克兰已经无力支持军队,急需西方国家的军费援助。这一消息,无疑为已经摇摇欲坠的乌克兰政权又添了一重危机。与此同时,俄罗斯在各条战线上的进攻并未因美俄谈判而有所放松,反而有加紧之势。奈泽尔对此深感忧虑,他预测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将在9月举行的“西方-2025”军事演习,可能成为俄罗斯对北约发动“闪电战”的契机。

就在这紧张的氛围中,又一起突发事件让北约的神经再次紧绷。4名北约士兵在立陶宛与白俄罗斯边境地区神秘失踪,他们所驾驶的M88装甲救援车被找到时,已陷入沼泽地中,车上人员却不知所踪。这一事件,无疑为已经紧张的局势又添了一把火。立陶宛国防部长连夜抵达现场指挥搜救,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的初步判断更是让事态显得扑朔迷离。虽然随后北约发言人澄清了士兵的命运仍处于“未知”状态,但这一事件无疑为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蒙上了一层更厚的阴影。


欧洲“恐俄症”加剧,战争阴云密布

欧洲对俄罗斯的恐惧,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受迫害妄想症”。波兰外交部长的言论,更是将这种恐惧推向了极致。他警告说,俄罗斯可能在本世纪20年代末发动更广泛的侵略。这种言论,无疑是在为欧洲的备战情绪添油加火。而奈泽尔则强调,欧洲人终于学会了自力更生,但这自力更生的背后,却是对战争可能爆发的深深忧虑。

那么,这场看似一触即发的战争,究竟会如何发展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洲的“恐俄症”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在不断升级。乌克兰的危机,北约士兵的失踪,以及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军事演习,都像是战争前夜的序曲,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