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面馆开了二十多年,店面不大,却总是座无虚席。

老王的牛肉面汤头浓郁,面条筋道,最难得的是,二十年来从未涨过价。街坊邻居都说,老王的面馆不仅是吃饭的地方,更像是一个温暖的港湾,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只要走进来,总能感受到一份特别的温情。

这天中午,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怯生生地走进店里。她的校服已经洗得发白,书包的边角也有些磨损,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和局促。

“老板,一碗清汤面。”

女孩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打扰到别人。

老王抬头看了一眼,女孩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显得格外拘谨。他转身进了厨房,不一会儿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面上还铺着几片厚厚的牛肉。

“我、我要的是清汤面……”

女孩有些慌张,声音里带着不安。

“今天清汤面卖完了,这碗算我请你的。”老王笑着说,语气温和而坚定,“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女孩眼眶微红,小口小口地吃着面。老王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她。他注意到女孩的校服虽然干净,但已经穿得很旧了,书包的拉链也有些坏了。她的手指纤细,指甲修剪得很整齐,但手背上有些细小的伤痕,像是做家务时留下的。

从那天起,每到中午,女孩都会来吃一碗“清汤面”。老王总是“恰好”没有清汤面,给她换成牛肉面。渐渐地,女孩的脸上有了笑容,也会和老王聊上几句。她告诉老王,她叫小雨,正在读高中,成绩很好,梦想是考上大学,将来当一名老师。

老王听了,心里既欣慰又有些酸楚。他知道,小雨的生活并不容易,但她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每次看到她吃得满足的样子,老王就觉得自己的面馆有了更多的意义。

此后的三十天里,每当挂钟指向十二点,玻璃门总会准时被推开条缝。老王总能 "恰好" 卖完清汤面,女孩的青瓷碗里总躺着三块方正的牛腩。他发现她吃面时总把牛肉留到最后,用筷子尖仔细分成小块,仿佛在品尝世间最珍贵的美味。

一个月后,小雨没有来。

第二天、第三天,依然不见她的身影。老王心里有些不安,甚至开始担心她是不是出了什么事。直到第四天,小雨终于出现了,手里还捧着一个保温盒。

“王叔,这是我妈妈包的饺子,她说一定要谢谢您。”小雨的眼睛亮晶晶的,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妈妈找到新工作了,我们搬了新家,以后可能不能常来了。”

老王接过保温盒,心里暖暖的。他这才知道,小雨的父亲早逝,母亲一个人打零工养活她。那段时间,她们连房租都交不起,小雨每天只能吃一个馒头充饥。而那碗“清汤面”,成了她一天中最温暖的时刻。

“王叔,等我长大了,也要开一家面馆,像您一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小雨认真地说,眼神里充满了坚定。

老王笑了,眼角泛起皱纹。他想起二十年前,自己也是个穷小子,是街角面馆的老张收留了他,教他做面,还把店面低价转让给他。老张常说:“做面如做人,要用心,更要用情。”老王一直记着这句话,也一直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这份温情。

“好啊,到时候王叔去给你帮忙。”老王说着,又给小雨的碗里添了一勺牛肉。

面馆里飘着阵阵香气,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照在小雨的笑脸上。这一刻,老王觉得,这碗面的温度,刚刚好。

小雨离开后,老王站在店门口,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这碗面不仅温暖了小雨,也温暖了他自己。

老王转身回到厨房,继续忙碌起来。面馆里依旧人来人往,香气四溢。铜锅里的骨汤又开始咕嘟作响,老王用长柄勺慢慢搅动,看着油花在汤面绽开又闭合。他知道有些温度会永远流传,就像老张留在他记忆里的那碗面,就像他留在小雨生命中的那抹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