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强化创新驱动,统筹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近年来,在贵州高质量发展的版图上,贵阳贵安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以创新驱动为引擎、绿色转型为动能,构建起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一幅以创新为基调、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在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依托“工厂大脑”智能调度系统,上下游各环节紧密联结、高效协作,这家成立60多年的老企业,凭借自主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向“新”而行的澎湃动能持续释放,今年1月份,世界经济论坛公布2025年度首批“灯塔工厂”名单,贵州轮胎成功入选。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载重子午胎分公司A区总监助理 彭波浪:我们贵州轮胎从2000年开始在信息化系统实施分领域建设,完成了ERP、PLM、CRM等经营管理平台系统建设,MES系统逐步开始试点实施;2022年至今,贵州轮胎全面引入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接入了5G网络,通过大数据平台,逐步实现供应链的高效协同,实现销售、采购、生产统一化管理。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走进中安科技集团生产车间,绿色、环保、智能已成为这座国家级绿色工厂鲜明的标签,作为一家从传统线缆起步的企业,近年来,中安科技不断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在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产品开发、能源再利用等四个方面狠下功夫,通过循环生产工艺设计改造,实现了能耗降低10%左右,每天可回用废水大约350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碳排放量指标优于行业标准5%,以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中安科技集团董事长助理 祝幸:2025年,我们将在光伏电缆、新能源汽车线束、军工电缆及高品质铜材加工等领域全面发力,同时把人才队伍打造得更好,研发队伍锻造得更强,进一步打响中安品牌。今年我们定了55亿元的营收目标,为区域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科技创新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在贵阳贵安,像贵州轮胎、中安科技这样的“智变”故事不断上演。近年来,贵阳贵安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3533产业集群”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布局发展新能源电池、新材料、智能算力、先进装备等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向“新”而行的澎湃动能持续释放。2024年,贵阳贵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为近七年来最高水平,连续19个月高于全国、全省工业增速,工业总产值迈过4000亿元大关,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1.1%,六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增长18%,吉利生态链、黎阳生态圈、海信生态链产值分别达200亿元、120亿元、110亿元。


紧扣“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数字经济已成为贵阳贵安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当前,贵安新区正在加快布局包括机器人、人工智能、智能驾驶等新质生产力,在去年9月正式开园的贵安发展·光谷智算产业园,旨在打造高端算力集群,为机器人产业提供底层算力支持,目前已引进12家企业,签约投资额达到15.8亿元,这些企业的入驻,不仅丰富了园区的产业生态,也为贵安新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贵安新区光谷智算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招商总监 宋明哲: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通过算力赋能机器人软硬件迭代,而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又通过算力进一步训练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演化,这也是算力产业园引导入园企业发挥资源优势,赋能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价值所在。


从老牌制造企业的“数字重生”到算力集群支撑的机器人产业,贵阳贵安正以新质生产力重塑区域经济版图,不断探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布局建设新兴产业,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为高质量发展积聚新动能。


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魏怀瑞:我们将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六大重点产业为引领,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更大突破。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坚持“富矿精开”,加快落地建设磷化一体化,50万吨电解铝等项目。加快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推动吉利汽车新车型投产、长江汽车持续放量,建成投产宁德时代第二条生产线,支持贵阳海信成长为百亿级企业。加快布局未来产业,聚焦六大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快建设贵阳低空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低空基础设施,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积极发展商业航天,支持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打造深空经济产业先行示范区。我们将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作出贵阳工业贡献。

记者/孙夔 王宏尹 冯德稳

编辑/何冰雪 责编/杨倩倩 审核/孙夔 终审/谢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