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东郊陵园举行了一场节地生态集体落葬仪式。此次活动由区民政局主办,区东郊陵园承办,安筑园城区殡仪服务中心协办,相关单位、节地生态葬践行者家属代表参加活动。



现场乐声低回,10位逝者的亲属们手持白菊,在礼仪师引导下完成撒花、默哀、献花等仪式。

与传统安葬不同,逝者骨灰被安放在可降解骨灰盒中,深埋于花坛之下,随着时间的流逝,将与鲜花、土壤融为一体。花坛中央矗立的景石上,背后镌刻着逝者姓名,供亲属们献花缅怀、祭奠亲人。



“博爱奉献,光耀人间。以爱化行,萧然礼葬!”随着礼仪师诵读追思词,这场充满人文情怀的仪式缓缓落下帷幕。


当前,我区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殡葬改革,选择更加环保、节地的安葬方式,弘扬文明殡葬新风。2014年,我区出台生态葬奖补政策正向激励群众参与;同时,积极推进生态墓葬设施建设,进一步丰富生态安葬设施供给,深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共同为子孙后代留下更美的家园。

与绿树鲜花相伴,与山川大地共眠,这种绿色生态的安葬方式逐渐被大众所认可和推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遵循亲人遗愿,选择这种回归自然的生态葬方式。截至目前,我区已有94人实行不保留骨灰的节地生态安葬,以绿色、简约的方式回归自然。

当生命最终归于自然

每一次告别都是新生的开始

你愿意为亲人选择这样的永恒吗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节地生态安葬?

节地生态安葬,就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实践证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是减轻群众负担,保障基本安葬需求地重要途经;是移风易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造福当代和子孙后代的必然要求。

新型的缅怀故人的祭奠方式有哪些?

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追祭、网上祭奠等方式。

不保留骨灰的节地生态安葬政策

对本区户籍人员火化后实行骨灰撒江、对在指定公墓区域内实行骨灰撒散(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不保留骨灰的丧属,由区殡葬管理部门协助完成安葬并给予奖励。

由丧属凭户口本、死亡证明、火化证明、骨灰撒江等相关证明到所在村社填写《杭州市萧山区实施生态安葬奖励申请表》,经镇街审核、区殡葬事务管理中心核准,报区民政局审批同意后给予资金奖励,咨询电话:0571-89615741。

(骨灰撒江由杭州市民政局在每年年底统一组织,杭州市殡仪馆承办,咨询电话:0571-85243324。)

来源:萧山民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