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彭锡)3月26日,记者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一院)了解到,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张宏率领团队,成功完成西南地区首例国产磁悬浮“人工心脏”辅助下的高危冠脉介入手术,成功挽救了一名心脏血管严重堵塞且合并复杂基础病的38岁男子的生命。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达出院标准。


据介绍,患者刘先生今年38岁,平时有熬夜和每天一包烟的不良习惯。9个月前,他出现活动后胸闷、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严重时甚至无法行走和工作。辗转多家医院后,刘先生来到省一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

省一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翟家明介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刘先生心脏的三根主要血管严重病变,右冠中段完全闭塞,前降支近段次全闭塞,回旋支中段狭窄达95%,仅5%的血管保持通畅。同时,其心脏射血分数仅为36%,远低于健康成年人50%~70%的正常范围,若不及时治疗,将发展为心力衰竭,生命危在旦夕。

对于刘先生的病情,首选的开胸冠脉搭桥手术因患者心功能差而风险极高。经团队讨论,最终决定在国产磁悬浮体外心室辅助装置的支持下为患者进行血运重建。该装置不仅能为手术提供稳定的血液流动支持,减轻心脏负担,降低手术风险,且费用较体外膜肺氧合(ECMO)更低。

手术过程中,心血管内科团队在食道超声引导下,通过微创技术成功植入国产磁悬浮体外心室辅助装置,保障了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和下肢血液供应。随后,在冠脉内超声成像的指导下,张宏主任精准操作,使导丝顺利通过闭塞病变,成功置入支架,实现了冠脉的完全血运重建,恢复了正常的冠脉血流。

术后1天,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体外心室辅助装置顺利撤机;术后第4天,患者即可下地活动。目前,刘先生身上仅留下3个微创伤口,最大的伤口只有4毫米,恢复情况良好。


省一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陆灿表示,体外心室辅助技术为高龄、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多脏器功能障碍且无法承受传统外科手术的高危复杂冠心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他提醒,冠心病正呈现年轻化趋势,与中青年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建议大家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健康饮食,一旦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陆灿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该项技术优势,拓展在危重症心血管疾病、终末期心衰短中期循环支持及桥接心脏移植等领域的应用,并持续探索心血管急危重症的前沿技术,推动个体化、精准化医疗创新。

(云南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