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
星期四
受冷空气影响,今天我市阴有阵雨,偏北风3~4级,阵风8级,气温逐渐下降;明天阴天,局部地区有小雨并渐止,凌晨最低气温降至8℃左右,最高气温12℃;后天阴转多云。天气多变,气温起伏大,请注意适时增添衣物,谨防感冒。
今日关注
新闻动态
NEWS
六安新增一条清明祭扫免费公交专线
2025 年清明节祭扫高峰期即将来临,为切实满足市民乘客清明祭扫出行需求,有效化解祭扫高峰时段停车难题,记者从市公交总公司获取最新消息:今年,六安新开通一条直达裕安区分路口镇石宝山陵园的清明祭扫专线。
据悉,裕安区分路口石宝山陵园清明祭扫专线将于 4 月 3 日、4 日、5 日面向市民免费开放。该专线每日运营时间为上午 9:00、10:00,下午 13:30、14:00,公交车自六安北站公交换乘中心始发。每个班次抵达公墓后,将停靠约一小时,为市民预留充裕的祭扫时间,以便市民祭扫完毕后顺利乘车返程。
为提升市民出行便利性,减少路途耗时,该专线在解放北路、梅山中路、人民路、解放南路沿线精心选定 9 处上下车站点,具体为三里桥街道、梅山中路皋城西路口(万达广场)、人民路梅山中路口、九墩塘、五牌里、海洋大世界、解放南路齐云路口、和顺小区、恒生阳光城(火车站)。
除石宝山陵园清明祭扫专线外,目前六安城区周边公墓均有公交线路覆盖。如前往西郊公墓,市民可搭乘 302 路公交车,在窑岗嘴大桥北侧路口下车后,步行两三百米即可抵达;前往龙山公墓,乘坐 18 路公交车便能直达;前往大观山公墓,市民可至南站城乡公交换乘中心乘坐 163 路镇村公交前往。
对于距离稍远的裕安区青山乡大宝山公墓、徐集镇菊花公墓等地,市民亦可乘坐城乡公交前往。具体乘车线路及发车时间,市民可借助手机导航或六安公交手机 APP 小程序便捷查询。
市民如有出行问题需要咨询服务,可联系市公交总公司服务热线(0564-3995110),全力保障市民清明祭扫出行顺畅。
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吴姗姗
医疗服务进基层 乡村义诊暖民心
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就医难题,3月27日,六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市人民医院、市中心血站、金安区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组织13余名骨干医师组成医疗志愿服务队,赴金安区木厂镇桂花村开展“党建引领送健康,医疗服务进基层”义诊活动,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村民“家门口”。
活动现场,专家团队为村民提供疾病诊疗、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一站式”服务,重点针对高血压、眼病、关节疼痛等农村常见病进行筛查和防治指导。医生们耐心询问病史、细致查体,并依据个体情况提出诊疗建议。
“我腿脚不便,去城里看病得折腾大半天。今天专家上门问诊,还送了药,真是想到我们心坎里了!”桂花村村民吴克华在接受诊疗后感慨道。活动还特别关注孤寡老人群体,医疗队走进宜延养老院,为数十位老人进行健康评估。“您这脚踝疼多久了?平时走路受影响吗?”医生们一边问诊,一边用通俗语言讲解日常护理知识,让老人们倍感暖心。
六安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张旭表示:“作为党员医生,能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既是责任,更是荣幸。”
此次活动通过“市—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既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也为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积累了经验。
据悉,六安市卫健委将持续深化医疗协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基层义诊、远程会诊、人才培训等活动,进一步畅通城乡医疗资源流动渠道,切实筑牢乡村健康防线。
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姜军
“探索科学奥秘 点亮童心梦想”科普宣传活动
为拓展辖区内未成年人的知识面,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未成年人的科技创新意识,引导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近日,军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六安市科技馆、金安区政府办、博雅幼儿园开展未成年人“科技馆之旅”科普主题活动。
置身于科技馆,小学生们仿佛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喜出望外,在科技馆讲解员精彩解说和社区志愿者的带领下,小学生们有序参观科技馆的各个展厅,踊跃动手操作馆内的各种机械装置和实验设备,被科技世界的变幻莫测深深吸引,还观看了球幕科幻教育电影,沉浸式体验到海底两万里那千奇百怪的变化场景,激发小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展厅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孩子们充满惊奇的赞叹和快乐探索的雀跃。
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满脸洋溢着满足与喜悦的笑容,他们兴奋地分享着各自的体验。小朋友兴奋地拉着老师的手说:“老师,我今天看到了真正的‘龙卷风’,还看见了电流!科学真是太酷了!”
此次科普活动,不仅是一场科学的盛宴,更是一次科普教育的创新实践。通过一系列简单有趣、贴近生活的实验,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为他们的成长之路铺设坚实的基石。
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刘婉儿
望城街道南湖社区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文明祭祀树新风行动
为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营造和谐有序的祭祀环境,清明节前,望城街道南湖社区持续开展“文明祭祀树新风”行动,通过文明祭祭祀巡逻、宣传,倡导低碳环保、绿色清明。
共话节日内涵,倡导绿色清明理念。清明既是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也是传递文明理念的重要契机,南湖社区以“文明祭祀进社区 低碳环保过清明”为主题,组织居民代表、党员志愿者共同参与主题宣传,通过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倡导“无烟祭扫”“居家追思”“网络寄情”等低碳方式,深入探讨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的融合路径,强调:“祭祀的核心是心意,而非形式。用一束鲜花、一棵树苗代替烧纸焚香,既能传承孝道文化,又能守护生态环境。”
筑牢安全防线,文明巡逻护航清明。针对清明节期间易发火灾隐患的问题,南湖社区成立“文明祭祀安全巡逻队”,由党员、社区工作者、居民志愿者组成,对辖区山林、龙山陵园等重点区域开展全天候巡查。巡逻队每日分时段对焚烧高发区域进行排查,及时制止露天烧纸、燃放鞭炮等行为,并发放环保祭祀宣传手册,引导居民用“心愿卡”、鲜花等替代传统陋习,有效预防火灾事故。
此次“文明祭祀树新风”行动不仅得到居民广泛支持,更推动了社区治理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双向融合。未来,南湖社区将持续完善文明祭祀长效机制,将移风易俗融入传统节日活动,通过“宣传+监督+服务”模式,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为建设绿色、和谐、安全的社区环境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方平平 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袁慧
东市街道杏花社区:
“水润童心 节水同行”世界水日主题绘画活动
为迎接3月22日“世界水日”,增强幼儿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意识,东市街道杏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共青团金安区委开展“水润童心 节水同行”世界水日主题绘画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来影响家庭,影响和带动身边人加入到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行列中来。
志愿者们围绕节水的主题展开创意绘画内容展开讲解,如水资源不足、用水紧张的现实问题,及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的措施等。并通过给孩子们欣赏优秀节水主题的绘画作品的方式,扩展孩子们的绘画思路,使他们更好的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节约用水的认识。
通过开展系列节水教育和环保实践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创作中收获了快乐,树立珍惜水节约水的观念,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下一步,杏花社区将进一步巩固世界水日主题活动的成果,推动水资源保护理念在社区内落地生根,带动更多居民共同参与,为建设绿色环保的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刘婉儿
叶集区江淮果岭春日邀约:
住果岭民宿 品舌尖美味 共赴一场桃花盛宴
阳春三月,六安市叶集区江淮果岭万亩桃林竞相绽放,粉霞漫山,花香袭人。正值桃花盛景,叶集区以“桃”为媒,诚邀八方游客踏青赏花、入住特色桃岭民宿、品味地道农家美食,在山水田园间感受“诗与远方”的浪漫交融,为乡村振兴注入春日活力。
走进江淮果岭核心区平岗街道,桃林掩映下的“岭上秋月”“花田岭上”等特色民宿错落有致,江淮风格的建筑与漫山粉桃相映成趣。这些民宿既保留了皖西传统民居的夯土墙、木雕窗格等元素,又融入了现代智能家居设施。游客可推窗见花海,夜宿听虫鸣,体验“归园田居”的惬意。
“近期我们的客房供不应求,不少周边的游客专程赶来拍桃花!”岭上秋月民宿大堂经理陈赵云笑言。当地通过“农户+合作社”模式,培训村民参与民宿运营,并提供果岭徒步、桃林摄影等定制服务,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乡村之美。
赏花之余,叶集特色美食更让游客流连忘返。依托江淮果岭生态食材,叶集本土特色美食羊肉,江淮果岭上现摘秋月梨烧红烧肉,锅巴饭等特色美食充满山野气息。,游客还可参与采摘鲜桃、制作蒿子粑粑等农事体验,将“春天的味道”带回家。
从“一朵桃花”到“全域风景”,叶集区正以民宿经济为抓手,将生态“高颜值”转化为发展“高价值”。这个春天,不妨暂别城市喧嚣,来江淮果岭住一间民宿、赏一山春色、品一桌乡味,在桃花源里遇见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朱盛铭
健康下乡 爱心同行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3月27日,六安市中心血站配合六安市卫健委深入金安区木厂镇桂花村开展“健康下乡 爱心同行”无偿献血宣教及义诊活动,将健康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活动现场,血站医护人员为木厂镇桂花村村民提供免费血压测量、血型检测、转氨酶检测、健康咨询等服务,并耐心解答群众关心的健康问题。
在活动中,血站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向村民普及无偿献血的意义、激励政策等,消除“献血伤身”等误解。
本次活动共为100余名村民提供检测服务,发放宣传资料百余张。本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也提高了基层群众对于无偿献血的认识。
未来,六安市中心血站将进一步扩大无偿献血宣传覆盖面,让更多群众了解献血、支持献血、参与献血,为保障临床用血需求、守护生命健康贡献力量。
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