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眼中的宇宙
伽利略透过自己设计的黄铜望远镜,不知疲倦地窥探地球之外的世界,他的发现颠覆了人类对太阳系的认知。
伽利略1564年生于意大利比萨,青年时代进入比萨大学攻读医学学位。与许多伟大的灵魂一样,伽利略也被数学所吸引,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力学和天文学研究之中。
在伽利略这颗科学巨星冉冉升起之前,世人对宇宙的认识主要基于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学家的观察思辨。
由于缺乏观测手段,16世纪初的天文学仍处在萌芽阶段,人们普遍认为天球环绕着地球,而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直到伽利略用这项新发明掀起了一场科学革命。
伽利略最重要的科学贡献是改进了折射望远镜。
1609年,伽利略听闻有人发明了一种叫做“望远镜”的东西,于是他自己也制作了一台,并用它来放大观察远处的物体。
尽管望远镜的发明者另有其人——荷兰的眼镜制造师汉斯·利伯希是最早申请望远镜专利的人,但伽利略对望远镜原始设计的改进让人们能用它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观测天体。
1610年,伽利略将他的望远镜首次指向了星空。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伽利略持续观测月面、太阳和行星,几乎每日都有新发现,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太阳系伙伴的认识。
从月面上的陨石坑,到土星的“耳朵”,这些细节都在伽利略手中能将天体放大30倍的折射望远镜下无所遁形。
尽管伽利略的天文观测点亮了整个科学界,但罗马天主教会却不认同他眼中的宇宙。
虽然伽利略本人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但是在他出版的书籍中有的观点与《圣经》相左,因此教会将他的作品视为异端邪说。
教会不仅不让他出版书籍,还囚禁了他一段时间,出狱后的伽利略被软禁在住所中度过余生。
幸好伽利略的科学发现并未因此蒙尘,他通过望远镜获得的知识也启发后世科学家设计出飞行器,造访那些他在望远镜中看到的地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