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酱油瓶上如果写着‘0添加’,先别急着买!最近,12款零添加酱油被曝检出致癌重金属,连大品牌都翻车!更离谱的是,‘千禾0’竟然只是个商标,和零添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这到底是商业欺诈还是食品安全犯罪?



3月19日,《消费者报道》检测了13款“零添加”酱油,结果触目惊心!12款检出镉,7款检出砷!千禾御藏酱油的镉含量是0.0110mg/kg!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镉的毒性您懂的,长期摄入会伤肾、致癌!但商家呢?“千禾0”只是商标,和零添加无关!零添加要看配料表但问题来了--你把‘0’字印得比品牌名还大,消费者能不误会吗?

根据《商标法》第十条,商标不得“误导公众”。“千禾0”三个字,大字标“0”,小字写“千禾”,您不仔细看,还以为是“零添加”!马律师告诉大家,“千禾0”和“零添加”产品混在一起卖,主观上就是在误导消费者!这哪是商标?这是明晃晃的文字游戏!



我们再来看看企业的回应。他们把责任推给环境,说重金属来自原料,符合国家标准。从法律角度看,企业的说法有其合理性,因为《产品质量法》和《食品安全法》要求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检测结果也确实未超标。但问题是,企业宣传时使用了“零添加”等标签,却没有明确说明这些标签的真实含义和潜在风险,这就可能构成误导性宣传。《广告法》规定: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也不得误导消费者!‘千禾0’=‘零添加’,这是典型的‘暗示性宣传’!

我们买“零添加”图什么?图健康!可结果呢?12款有问题!“我就信‘零添加’,结果买了一肚子重金属!”虽然检测结果显示这些酱油的重金属含量未超出国家标准限值,但“达标”不等于“放心”。企业强调产品符合国标,但作为标榜“零添加”“有机”的高端产品,它们的安全标准难道不应该比国家标准更高吗?

买酱油时,一要看配料表!二要看产地!优先选标注“筛查通过”的产品!三要控制摄入量!按WHO标准,60kg成人每天最多喝8.3ml!接着,三步维权法,记好了!第一,保留证据:拍下商品包装、购物小票第二,投诉渠道:打12315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第三,主张赔偿:若证实误导宣传,可要求退一赔三!

食品安全不是小事!当商家用'零添加作为营销噱头,当重金属威胁我们的餐桌,法律就是我们最坚实的盾牌!

今天这条视频,转给父母!转给家人!让每一个中老年人都知道:我们省钱不省安全!便宜不买危险!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每一滴违法的酱油,都要付出法律的代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