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科教师刘昊禹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Nature 正刊 Correspondence 栏目发表通讯文章一事引发热议。

3 月 18 日,刘昊禹博士发表 Global cooperation is crucial for DeepSeek and broader AI research ,海南师范大学于 3 月 24 日 11 点 40 分在官方公众号发文,称刘昊禹为体育学科引进的青年高层次人才,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此文章,实现了学校体育学科在 Nature 正刊发文 “零的突破”,还提到为体育学科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


极目新闻记者在Nature官网搜索该文,发现文章收录于(Nature 638, 13–14; 2025),全篇不到200个单词,且与体育学科无关,主要发表对AI领域的看法,与其他三篇文章共同列于“Correspondence(读者来信)”下。

对此,不少网友质疑该文存在水分,不能称之为“在 Nature 杂志正刊发表通讯文章”。

3 月 26 日,潇湘晨报记者发现海南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已删除 24 日文章,并于当日 12 点重新发布。新文章去掉了 “引进的青年高层次人才”“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 以及 “零的突破” 等内容。


此次事件引发公众对高校教师发文及宣传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该研究由海南师范大学刘昊禹完成,发表于 Nature 杂志,发表时间为 3 月 18 日,研究主要探讨了全球合作对 DeepSeek 和更广泛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性,意义在于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一种观点,但因作者学科背景及学校宣传引发诸多争议。


刘昊禹(图源:澎湃新闻)

据海南师范大学足球学院官网介绍,刘昊禹本硕博均就读于首都体育学院,教育学博士,2024年9月入职海南师范大学,担任足球学院专任教师,讲师。他曾参与多项省级社科课题研究,发表4篇关于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学术论文。

(来源:澎湃新闻、极目新闻等 版权属原作者 谨致谢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