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就可以降血糖的运动营养食品

15天的婴儿就可以吃的补钙食品

你是否听到过直播电商主播

进行这样的宣传

这种宣传真实吗?

3月26日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发布直播带货调查结果

100件宣称功效的食品中

69件存在信息误导

为了解直播带货中对食品功效的宣称情况,上海市消保委从消费者需求、国内相关标准及专业论证3方面开展专项调查,并特别成立了由来自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新生儿科专家组成的专家组。

直播间:运动营养食品能降糖

专家组:缺乏充分依据

直播间

“旺府管理—小婷推荐”

该直播间在宣传一款名为控瑭金方胰腺低聚肽复合片(特殊膳食)的产品时,主播口播暗示吃完4盒可以“从高血糖变为普通人,同时能够帮你把家里的‘片片丸丸素素(胰岛素)’做停做丢”,背景板宣传的是低聚肽复合片优于二甲格列阿卡



直播间

“降宝康”

该直播间在宣传一款名为多酚稳糖固本片™特殊膳食的产品时,主播宣称“你们有没有在吃二甲格列阿卡和打‘素素’的,我们是可以循序渐进,让你们现在在吃在用在打的,是可以去做断,可以去做丢的,之后咱们可以不用去碰,可以不用去买的”。


经专家组对配料表成分进行评估、论证研判后认为,就案例中涉及的配料表成分来看,这些运动营养食品宣称具有显著降糖效果、替代药物治疗缺乏充分依据。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生理波动范围本身存在差异,健康人群的餐后血糖也会因饮食、活动等因素自然升高,因此单次血糖数值的变化不能简单归因于某种产品的效果,需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

专家组认为,有些主播宣称吃了该产品后可以停药,但糖尿病患者的用药调整必须基于医学评估(如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和医生指导。任何食品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在缺乏临床试验证据和医疗监督的情况下,宣称“停药”不仅违背医学伦理,还可能延误患者规范治疗

跨境食品直播间问题多

产品不符合国标、标签混乱

直播间

“BISPIT—不做酸友”

该直播间在销售一款名为BISPIT GOUT RELIEF 3310B+的产品时,直播间一位观众说:“我一直吃的日本的非布司他”。主播回答:“你不要再去吃非布啦,对啊,我为什么要跟你们说不要去吃一些‘西类的’,就是它治标不治本……它的代价是让你的‘小宝肝’‘小宝肾’过度地负荷工作。”



专家组研判后认为该案例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非布司他是控制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关键药物,需长期规律服用。停药需在医生评估后逐步进行,并配合持续的生活方式干预,以降低复发风险。该案例中产品包装也明确标注:“本产品不用于诊断、治疗、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直播间

“陈洁KiKi”

该直播间在宣传一款名为Kids Garden Baby AllerRelief Probiotic的产品时,主播宣称“直播间宣传0岁以上新生婴儿都可以去食用它”,样品的配料表中标注添加了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约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格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等菌种。


专家组在对成分进行评估后认为,“陈洁KiKi”直播间所宣传的产品中,含有国内未被允许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

直播间

“艾瑞可”

该直播间在宣传一款名为ERIC FAVRE LABORATOIRE special KID DHA HUILE D'ALGUE Coeur,cerveau vision的产品时,主播称“孩子落地15天就能吃,因为里面的含量很干净……零糖零香精零防腐剂零污染,什么蔗糖乳糖都没有的,所以我们家的营养是孩子落地15天就可以吃。”


专家组在对成分进行评估后认为,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规定“凡使用范围涵盖0至6个月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得添加任何食品用香料”,但“艾瑞可”直播间宣传的产品配料表发现含有香精(草莓香精)

主播宣称食品含有“神奇成分”

实际并无相关功效

此次调查发现

部分直播间宣传产品含有“神奇成分”

直播间

“结康素”

该直播间在销售一款名为结康素™压片糖果的产品时,宣传“原料含有太空灵芝,在没有污染的太空中做到培育和育种的,以及槲皮素;第一时间做到阻和断,改和善内环境,缩短由大到小的过程,预和防;现在很多朋友在体检的时候发现几个毫米几个公分,有的是良性的有的是恶性的,这些朋友来关注一下,别拖着别等着”。


专家组在对产品成分研判后认为该款产品起不到主播宣传的“阻断、改善、缩小、预防”的功效。记者了解到,所谓太空育种灵芝其实是将灵芝菌种搭载航天器进入太空,利用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等极端环境诱导基因变异,返回地面后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新菌株。然而,太空诱变后的灵芝菌丝体中的有效成分仅在实验室条件下得到提升,未经过规模化验证,菌株的安全性及功效证明缺乏人体临床试验和医学证据。

此外,槲皮素作为膳食成分具有潜在健康价值,但不应替代药物治疗。如需补充高剂量槲皮素,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尤其对于慢性病患者或服药人群。同时,在对该款产品进行实际检测后,未能检测出槲皮素的含量。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刘浩

编辑/李晓雨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 88315438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