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港股医药板块表现抢眼,恒生生物科技、恒生医疗、恒生创新药等主题的ETF产品涨幅居前。

而这些产品主要跟踪3个指数,分别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和恒生创新药指数。

这一期我们就来聊聊这些指数的异同。

五大不同点

1)成分股构成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反映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的整体表现,成分股有50只,涵盖药品、生物技术、医疗设备及用品、药品分销等行业。个股平均市值约381亿元。


(数据来源:wind,下同)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反映恒生综合指数里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成份股公司的表现,现有成份股68只,涵盖制药、生物科技、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等多个细分领域。个股平均市值约301亿元。


恒生创新药指数:反映业务与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现,目前成份股数量为37只,主要是专注于创新药研发、生产的企业,还涵盖 CXO、医疗器械等板块。个股平均市值约404亿元。


2)行业分布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更侧重于生物科技领域,包括基因工程药物、新型疫苗、诊断试剂等,以及为创新药企业提供研发生产外包服务的CXO公司等。按照恒生三级行业划分,生物技术行业的占比超过一半,药品行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行业分布较为广泛,生物科技占比较大,达到46.7%,药品行业占比为30.4%,还包括药品分销(12.1%)、医疗设备及用品(4.9%)、医疗及医学美容服务(4.6%)等多个子行业,能更全面地反映医疗保健行业的整体情况。


恒生创新药指数:聚焦于创新药领域,从恒生三级行业分布来看,生物技术、药品分别占比 63.2%、36.8%。


3)前十大权重占比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前十大权重股涵盖了多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覆盖了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一些细分环节,前十大权重占比为58.60%。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覆盖成分股数量多,行业覆盖度广,前十大权重股占比相对较低,但也达到了55.41%成分股较为均衡,对中小型药企覆盖较多。


恒生创新药指数:成分股集中于创新药企业,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较高,超过70%,指数弹性相对较大。


4)过往表现

再从三个指数过往表现来看,在近一年方面,恒生创新药指数的表现最好,回报超过34%,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次之,回报超过28%。

在近三年和近五年,3个指数均是负收益,其中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在近三年表现稍好一些,恒生创新药指数在近五年表现略好一些。




5)估值水平

另外,在估值方面,wind数据显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目前的市盈率水平仍处在历史10%分位以下,属于历史低值。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目前的市盈率水平处在历史40%分位以下,还未接近中位数。但对比来看,在这三个指数中,估值所处分位算是比较高的。


恒生创新药指数目前的市盈率水平仍处在历史0%分位以下,属于历史极低的位置。


当然,创新药行业不能简单看市盈率水平,但从历史所处分位能大致了解目前整体的估值水平。

三大相同点

1)市场范围:三只指数的成分股均为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反映的都是港股市场相关领域的表现。

2)行业相关性:都与医疗医药行业紧密相关,涉及生物科技、制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成分股中包含很多研发实力较强、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

3)交易便利:跟踪这3个指数的不少ETF,都可以进行T+0交易,交易便利程度非常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