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实践研究行动”项目滁州市教研基地走访活动在滁州一幼成功开展。省教科院专家、市区教研员及基地园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耕读教育的实践价值与发展方向。滁州一幼作为2024年新晋省级教研基地园,以“耕读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为研究项目,通过工作汇报、环境观摩、案例分享、教师座谈等形式,全面展示了其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融合中的实践探索。
从理念到实践:耕读文化课程建设的初步探索
滁州一幼教科室副主任高璇在阶段性工作汇报中系统梳理了项目进展。自项目申报以来,幼儿园初步构建了“耕读文化融入园本课程”的实施框架,并通过课程审议、思维工具运用等方式,推动耕读文化与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机结合。专家组成员对项目目标达成度、实施策略创新性给予了评价,并就资源整合、课程实施路径等关键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环境浸润童心:打造沉浸式耕读学习空间
活动中,滁州一幼党支部书记、园长马祥丽带领专家实地参观了室内外环境。幼儿园将耕读文化融入到环境中,如:充满野趣的玩泥区、充满自然气息的户外种植区等,均体现了耕读文化元素与现代幼儿教育的融合。专家随机与教师交流,深入了解“耕读”理念在日常教学中的落地情况,并通过课程故事《飞来一只鸡》《嘿!和你说个“柿”》等案例,直观感受耕读文化如何融入幼儿园课程。
共研破难题:聚焦课程建设核心议题
在圆桌座谈环节,基地园教师与专家围绕“生成活动系统性不足”“园本课程路径优化”等实践困惑展开深入研讨。专家从课程目标定位、资源利用效率、教师专业成长等维度逐一答疑解惑,并强调需立足园所实际,探索“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轨并行的课程建设模式。滁州一幼园长马祥丽表示,下一步将细化小中大班耕读活动目标,完善课程目标体系,推动项目向纵深发展。
滁州一幼将以此次教研基地走访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耕读文化与学前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让幼儿在“耕中学、读中思”的过程中成长为“悦自己、亲自然、乐生活”的新时代儿童。
(高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