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兰

3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有关“澜湄周”庆祝活动问题时表示,澜湄六国将推动各领域合作提质升级,共同打造“澜湄合作2.0版”。

2015年,中国与湄公河五国举行澜湄合作首次外长会。经过十年的发展,澜湄国家间关系日益紧密,澜湄合作机制从快速成长期迈向更高质量的新阶段。可以说,澜湄合作提质升级至2.0版正当其时。

十年来,澜湄国家间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先后宣布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澜湄地区实现了双多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全覆盖,为澜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中国同湄公河五国贸易达4370亿美元,较机制启动之初增长125%。中国对湄公河五国的直接投资不断增长,涵盖能源、电力、基础设施等领域。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金港高速公路、越南老街—河内—海防标准轨铁路等标志性项目有序推进或投入运营,为区域经贸和人员往来装上“加速器”。澜湄地区民间交往亦蓬勃发展,中国已连续三年稳居越南、泰国等国第一大客源市场。2025年前两个月,越南接待中国游客95.6万人次,同比增长77.8%。随着柬埔寨与中国启动“柬中旅游年”,今年入境柬埔寨的中国游客预计突破100万人次。

十年来,澜湄合作机制完善了“领导人引领、全方位覆盖、各部门参与”的合作架构。六国通过定期召开领导人会议和外长会,建立了高层对话机制。六国提出建设“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推动区域产业链深度整合,并积极推进澜湄创新走廊建设。中国通过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与湄公河下游国家实现全年水文信息共享,梯级水库“雨季蓄洪、旱季放水”的功能被湄公河委员会认定为流域稳定的重要保障。澜湄合作专项基金已支持开展800多个惠民项目,涵盖教育、卫生、减贫等领域,如老挝农村卫生站建设、缅甸农业技术培训等,流域民众获得感增强。六国通过澜湄执法安全合作中心,联合打击网赌电诈等跨境犯罪,“平安澜湄行动”进一步强化了区域安全治理的协同性。澜湄六国在旅游、体育、媒体、青年等领域也开展了形式多样、有声有色的人文交流。2024年,中方决定面向湄公河五国颁发“澜湄签证”,进一步加强了区域内的人员往来。

下一阶段,六国要坚持共商共享共建,不断完善机制建设,提升合作效能,构建更加紧密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澜湄合作2.0版的提出,既是过去十年成果的升华,也是应对未来挑战的战略升级。六国需继续坚持“发展为先、平等协商、务实高效、开放包容”的澜湄精神,进一步加强对澜湄合作的整体规划协调,推动合作从“量”到“质”的提升,培育好区域共同体意识,实现更高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把澜湄六国发展的共同愿景变成美好现实,把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打造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样本和标杆。

(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