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龙诗慧

编辑 / 兰雨

上周,接连参加了2025款问界M9参数图片)和腾势N9的上市后,对中国汽车品牌集体冲高,又有了一番新的感悟。

曾以为中国汽车市场在2025年的转变,无非是新能源渗透得更广,价格战打得更狠,特斯拉神话不在,20-30万市场会迎来更多赢家;而现实是,新能源的冲高也来到转折点,40万以上级市场,中国品牌打出“科技新豪华”的牌子,推倒原有论资排辈的速度,远比想象中高,大有成为消费者的主流选择。


记得王传福在腾势N9市场发布会上说:现在中国汽车,就是要树立豪华标杆。而落到终端,“豪华标杆”最真实标注就是销量,这方面理想L9和问界M9,在2024年做出绝佳的表率,理想L9全年8.5万辆,问界M9全年15.1万辆,证明中国品牌“科技新豪华”冲高理念是走得通的。


40万以上的车型,在整车2300万的大盘中仅占4.4%,理想L9和问界M9合共24万的销量,极其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豪华新力军。但来到2025年,“新力军”大有摇身一变“主力军”之感,这两台车已经在潜移默化市场,不仅是销量,还是从最难的消费观念上。

换句话说,中国品牌要“立豪华”话语权,可能在2,3年后才能实现,但“动摇传统豪华”是确确实实做到了。之所以有这种感叹,来自两位想把油车卖掉,换高端新能源车的朋友。


一位朋友手头有台路虎卫士作“诗和远方”,但平时通勤开的是合资MPV。早前小米SU7 Ultra上市,他坚定说不考虑替换卫士,而看到理想i8的官图信息,他就动了替换掉合资MPV的念头,而在去年,他还笃定告诉我不会考虑新势力。


而另一个朋友,买高端新能源的执念更真切,一台全家人出行的中大型6座SUV,从奥迪Q6看到林肯飞行家,最后立定非新能源不买的决心,“跟新能源一比,他们都是毛坯房”,腾势N9一出,就跃跃找腾势车主的邀请码下大定。

“可能问界M8出了再看看,领克900外观接受不了啊,极氪9X要7月份来,等不了。”

两位朋友购车观的变化,很能代表高端消费者心态在这两三年的变化,他们既不是尝鲜者,但也不会有信息差,他们接纳新事物的反应,远比想象中快;从合资、传统豪华转过来,是他们理应更看重传统豪华身份,但显然新能源带来的“体验式代差领先”,对他们的冲击更大,选来选去,也在9系军团选。而且对每台新车有客观的认识,就好像买腾势N9的朋友,对每台一直说内饰不够问界M9豪华,但总体实力是挺香的。


这两位朋友所代表,肯定是高端市场还没行动的大多数,理想L9和问界M9的带头破局,拨动了他们关注的神经。现在40万以上的豪华车市格局,很像21年Model 3国产,23年比亚迪“油电同价”带来的新消费趋势。今年扎堆来的9系车型,不见得每辆车都能爆火,但完全可以“摸着M9过河”,把品牌形象立起来。

“智驾”之后,各显神通

如果说现在智驾标签,在高端市场里打得最响,在消费者心中最有溢价能力,是问界M9,相信没人会反驳吧。

所以,2025款问界M9配备4个激光雷达,以加量不加价方式上市,同时面向老车主进行有偿“硬件升级”,对外释放华为ADS4.0第三季度上车,智驾能力会上一个大的台阶,就是要把自己的长板,继续“遥遥领先”。


避其锋芒,不同于10-20万市场的成本局限,趋同的L2+成为各家“卷智驾”的手段,高端市场能证明自己是“科技新豪华”的路子,非常多,这也开辟了9系车型的差异化竞争维度,智驾是必比拼的点,但不是唯一的点,尺寸、动力、能耗都是蛇打七寸的地方。这对开发什么技术、做什么车型,都是一窝蜂的中国车企是好事;“品牌旗舰首先是技术旗舰”,也是打“价格战”至今,打出的一种新手段。


比如腾势N9打的“不是所有的三电机都叫易三方”,多电机、空悬和后轮主动转向都是标配,做出易三方泊车、圆规掉头、高速爆胎稳定控制;比如领克900一直在讲SPA Evo大型电混车架构,在底层架构和安全方面的积累;又比如极氪9X,结合高性能电机与大容量电池组,未来的混动版纯电车型超过一些纯电车型;当然,智驾并不是不卷,比如极氪9X光辉版搭载千里浩瀚H9,抢到了“行业首个为L3级智能驾驶打造的解决方案”,英伟达Thor芯片算力达1000TOPS,远超特斯拉HW4.0,都要给华为ADS造成威胁。

当中哪些是真正落到开车的实处,哪些是炫技,相信持币待购的消费者们,一上车体验便知。

同时,市场给9系车型“试错”的空间很少,也令设计的想象力变小,“坪山揽胜”、“杭州湾库里南”、“杭州湾揽胜”,未上市网上就被贴上“揽化”标签,可见相比技术,高端新能源车的设计,如果没有自己一套语言,很难上升到世界范畴的“立豪华”。


当然,这可能跟行业审美趋同有关,业内一位设计大拿就曾直言,在高端车的试错空间很少,揽胜的悬浮车型、挺拔的方正车身,俨然成为高端豪华车的“审美标准”;另一方面,就像西装配领带,军装中间必定束皮带,提拔造型才完美,同样,隐藏的水切线,光滑的型面设计,饱满的车侧线条,衬出大车视觉上的气势;最重要的是,如果坚持原创,以设计师的口味直给,就有可能犯错,一个小翻车足以导致车型出局。设计追求最大公约数,向大众的审美志趣靠拢,这是外观“揽化”,内饰“大屏化”的中庸潮流越演越烈的成因,也是淘汰赛下无奈之举。


“车内投影仪属于很多人都想抄,就是难度有点大,还没抄好”,微博上,有人在点评问界M9和腾势N9第二排的乘坐舒适度,车内观影的效果。就是因为问界M9第二排两个零重力座椅有口皆碑,车内沙发床成了大型SUV竞技的赛道;其中腾势N9浓墨重彩介绍车内空间,还把二三排座椅平铺变成豪华沙发床,还强调不用铺气垫也能适合每个人躺平的车型,而进入预售阶段的领克900,也要在二三排大作文章。有标杆在,大家“卷”的东西都差不多,就看谁更洞察消费者的需求了。

车厘子观察

“立豪华”虽远,但大潮不可挡

购买40万以上车型的消费者,可以接受新车没有大的创新和颠覆,但综合实力一定要出类拔萃,更加不能犯舒适和体面的错,所以某程度上,9系军团也在复刻10万级别市场“量大管饱”,体验升级、价格降维的趋势。虽然这细分市场,终究避免不了红海竞争,但利润高,对提升品牌形象,裨益也非常大。


统计显示,2024年中国品牌在50万以上SUV的市场份额,已经占18%,有预计这一轮冲高后,份额会提升至35%。在消费意识上降维打击奔驰GLS宝马X7、路虎揽胜的任务,2024年问界M9和理想L9完成得差不多了,2025年鱼贯而入的9系军团,责任就是把产品细节比拼到毫厘之末,在动力、尺寸、安全,沿着问界M9打下的基础,堆得更卷一些。如果刚好这车的差异化卖点,长到了消费者心坎去,那么它就完全有可能另辟蹊径跑出来。

李想曾经说过,自主品牌将分三步取代合资与豪华品牌市场。第一步是取代二线合资;第二步是争夺一线合资和二线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第三步是全面超越一线豪华品牌。

第一步,早就打得差不多了,第二步还在交织和攻守中,当然自主是占了很不错的优势;而现在看来,第二步与第三步是同时迈进的,如果今年9系军团,能完成35%的冲高,证明主流高端消费者认可又近了一大步,但谈“立豪华”,还为时过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