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校服遮住了美丑。不管长得胖还是长得瘦,同样的校服把大家都兜起来。

要真给你短裙和黑丝或者修身长裤,又有几个人能驾驭得了?

相信大家在学生时代,经常会产生“要是没有穿校服的规定就好了”的想法。

校服,限制了我们审美的发挥、个性的展示,特别是冬天时,校服既不抗冻还让我们显得十分臃肿、笨重。

那时候,把宽大的校服裤改成小裤脚,在色调单一的外套上别上五颜六色的别针、胸针,是我们常用的彰显个性的小伎俩。


有网友说:“上学的时候总觉得校服很丑,出来讨生活之后才明白,原来它是唯一可以遮挡贫富差距的上等布料。”这位网友今年大三,每年寒暑假他都会去兼职赚钱。

在工地上打工时,他说老板的儿子和他一般大,常常开着保时捷来工地晃一圈就走。

在酒店兼职时,他说他看见和他一样大年纪的男孩,开着兰博基尼来酒店住总统套房。

工地打工时破旧的短袖,酒店兼职时的工装,都让他在巨大的贫富差距面前低下了头。

网友发帖问:“中国校服是否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有人评论说:“我读高中时,正好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那时的我,已经好几年没有穿过新衣服了。唯一值得我庆幸的是,学校要求不论春夏秋冬都要穿校服。你只看到了校服扼杀了个性,却没看到校服保护了一群人的自卑。”


我想,校服存在的意义之一。

不少人把校服比喻成学生身上的无价之宝,它让家庭困难的孩子少一些自卑,让家庭优渥的孩子多了些收敛。

但其实,哪怕孩子们身上穿着一样的校服,老师们仍然能看出来孩子之间的家境差距。

身为初二班主任的沈老师说,虽然班上的孩子们穿着一模一样的校服,但是她还是能看出来,哪个同学家的家庭条件更好。

班上的俞同学,个子很高,皮肤白皙,还戴着一副隐形牙套。她的举手投足之间,尽显落落大方。

有一次,学校要举办文艺汇演,校领导张贴了竞选主持人的公告。

俞同学见此公告十分兴奋,立马让沈老师给她报名。毫无意外,俞同学成功竞选了女主持人。

汇演当天,她在校园舞台上的表现更是惊艳全场。俞同学不仅口齿清晰流畅,更是波澜不惊地为说错台词的搭档救场。


除了主持节目之外,她还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段优雅的中国舞表演,获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俞同学在班会上说,她从小就学习舞蹈和口才,爸爸妈妈也经常带她出门玩耍,去各种场合锻炼她的胆量,所以在学校文艺汇演的场合,她才不会胆怯。

班上的童同学,同样个子高高,皮肤白皙,也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学校活动。

可童同学过于在乎身边人的目光,举手投足之间就有些扭捏,平时说话也不够自信。

沈老师说,与俞同学优渥的家庭条件不同,童同学的爸爸是残疾人,家中还有个妹妹,一家人靠着妈妈的工资和低保生活。

沈老师还说,学校孩子的家庭住址几乎都在小镇上或者小镇周边各个村落上。


因此,大家每周五放学都是坐着校车回家,而条件较好的孩子,则都是由家长亲自接送。

因为只有不忙农活、不需要上班并且家中有私家车的家长,才会来学校接孩子放学。

而那些没时间也没有条件的家长,大多会选择让孩子坐需要绕远路的校车回家。

由此可见,孩子的谈吐、神态、心态、生活习惯等,都会显露出孩子背后的家庭条件。

而在如今这个社会,我们想要跨越阶层或者一夜暴富很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教育,让孩子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无论是贫富差距如何,我们都要教育孩子以下几点。


无论贫富差距如何,这两点我们一定要做好,父母要铭记

  1. 认识金钱的价值

相信很多父母很难从自己的口袋中拿出一些现金,毕竟如今是手机扫码支付的时代。

孩子们打小接触的都是电子钱包,这使得他们很容易对货币失去概念。

孩子往游戏中疯狂充钱的新闻不在少数,除了他们的虚荣心作祟的因素外,他们不知道这些数字究竟价值几何也是因素之一。

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让孩子认识到金钱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育行动。

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买菜、买生活用品的方式,让他们认识到金钱的价值。

我们还可以让孩子去流水线上参观,或者带着孩子去市集摆地摊赚取零花钱。

通过做家务换取报酬等,让孩子们知道劳动与回报的关系,让他们知道钱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汗水和时间付出所得。


  1. 区别需求和欲望

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是当下很多年轻人的消费现状,然而形成这种消费习惯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对物质的大力追求,是我们无法区分需求和欲望之间的差别。

因此,我们要适当地满足孩子的消费需求,也要拒绝孩子不合理的消费需求。

为什么要给孩子买,为什么不给他们买,我们都要告诉他们背后的原因。

适当地满足,让他们远离报复性消费;合理地拒绝,让他们懂得花钱要有度。

另外,我们还可以培养孩子储蓄的意识。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如何存钱。

比如,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存钱的好处,存钱可以让我们买到更有价值或者更渴望的东西,还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梦想。孩子的消费习惯和观念,是需要我们慢慢培养的。

因此,我们需要有更多的耐心陪着孩子慢慢树立这些意识。


结语

无论家中是贫穷还是富有,我们身为父母,都要给孩子做好金钱和消费相关的教育工作。

认识金钱的价值,区别需求和欲望,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课堂。

这也是孩子能够正视贫富,并为其梦想而奋斗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