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所以每到清明节的时候,人们都会带上供品到自家的墓地去扫墓,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并且,祭祀的时候,人们还往往会向自己的祖先“祈福”,希望可以得到祖先的“护佑”。当然,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和迷信无关。


今年清明60年不遇,今年碰上了,3个不一般之处,要早点了解清楚

在很多人看来,清明节都是一样的,都是需要扫墓祭祀的。不过,今年的清明节却有点“与众不同”。

可以说是60年不遇的清明节,所以到底今年的清明节该不该上坟,可要看情况了。

1)双春闰月不上坟

在时间节点上,今年的清明节可谓是非常“特殊”。

首先,今年的清明节是公历的4月4日,也是2025年的第14周。

而“4”在文化中的意义不言而喻,有“祀”的意思,所以和清明节祭祀非常契合,颇有意义。

其次,今年在农历中是“双春年”,同时也是一个有闰月的年份。

根据传统文化来看,在“双春年”和“闰月”祭祀的时候,都是有忌讳的。

不过,由于清明节在3月,而今年是闰六月,所以我们只需要注意“双春年”祭祀的忌讳就行了。


“双春年”祭祀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首先,就是文化方面的注意事项,民间有“双春年避讳双数”的说法,所以在祭祀的时候,我们所携带的供品要是单数,而不是双数。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有这个习俗,各地的文化习俗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情况还要遵守当地的习俗。

其次,就是祭祀时的一些流程问题。一般来说,我们在祭祀之前和祭祀的时候,供品可是不能吃的,因为这是给先人的。

最后,就是祭祀的安全问题,根据传统,在祭祀的时候我们都是要烧香、烧纸的,而墓地一般又在荒郊野外,通常会有较为丰富的植被。所以,我们在祭祀结束之后,一定要将火种完全熄灭。


2)三月清明倒春寒

一般来说,清明节通常都会在农历二月或是三月期间,而今年恰好是三月清明。

根据传统的说法来看,三月清明是“晚清明”,并且三月清明是很有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现象的。

直白点讲,就是在气温逐渐回暖的时候,突然转冷,如果人们不注意,很容易会着凉感冒。

所以,在今年的清明节扫墓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

①注意保暖。老人们常说倒春寒“寒气透骨,比冬天更伤人”。

因为这时候人们往往会认为气温回升了,于是就会减少衣服,结果寒气到来的时候,人们就很容易忽视,从而导致寒气侵入,甚至伤到心脉等。

所以,今年上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穿厚点,或是准备好厚点、保暖性好的衣服备用,稍有冷感就要加衣服。


②注意防风。墓地往往处于荒郊野外,没有较大的遮蔽物,所以很容易起风。加上今年的倒春寒,很可能会导致“吃风”生病。

所以,我们还需要准备防风外套,因为保暖衣物很可能无法阻挡寒风的侵袭。

③注意防雨。正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可以看出,清明节下雨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注意带好雨伞、雨衣等雨具,避免淋雨生病。

3)今年清明不调休

清明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

但是,清明节的法定放假时间只有一天,为了让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加惬意的放假体验,“调休”就出现了。

不过,调休可是让很多人都“深恶痛疾”的放假方式,毕竟调休意味着自己有可能会很长一段时间“无休”。


不过,今年的清明节恰逢周五,刚好和周六日无缝衔接,所以人们既能够过一个“小长假”,又不会打乱工作和生活节奏。

不过,也正是因为逢六日不调休,我们在扫墓的时候很可能会遇到堵车等问题,所以,建议大家:

①避免在清明节当天扫墓,可以选择清明节前后的时间来扫墓,从而避开高峰期。

②提前回老家,这样清明节扫墓的时候,就不需要担心堵车等问题了。

③尽量早点去扫墓,大多数人的出行时间一般在8点以后,所以8点以后的堵车几率会逐渐上升,我们要想不堵车,最好早点出门,错开出行高峰。


结语

清明节,不仅仅是我们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我们传承民族文化的时机。

尽管其中有诸多传统习俗与讲究,但这些恰恰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结晶。

通过这些习俗和讲究,让我们不仅记住了根在哪儿,也让下一代懂得了家族的情感和文化的意义。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