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过于先进,很多人不相信!”比亚迪的这句自嘲,背后却是实打实的硬核底气。当超级e平台携兆瓦闪充、三万转电机、碳化硅模块等11项“全球之最”登场时,质疑声与惊叹声并存。但比亚迪的回应很“比亚迪”——“一发布即量产”。4月初,随着汉L、唐L上市,首批500个兆瓦闪充站将同步启用,让“充电比加油快”从口号变为现实。
比亚迪的技术实力,不仅在于参数领先,更在于生态野心。4000个兆瓦闪充站布局,重构新能源补能网络,直击续航焦虑;而汉唐旗舰车型搭载的超级e平台,更将“性能+续航+补能”的协同突破推向新高度。但更值得称道的是其品牌格局——“有技术实力又有品牌格局”,恰如其分。
面对技术路线的争议,比亚迪展现出包容的行业观:无论是磷酸铁锂、固态电池,还是氢燃料;超充、闪充或换电,只要方向是绿色出行,便“百花齐放春满园”。正如《接棒向前》所传递的,比亚迪不追求“一家独大”,而是呼吁中国车企以技术创新“接力赛”,共同竞逐全球市场。
质疑者不妨亲临闪充站见证,而行业更应思考:当一家企业既敢用技术定义标杆,又能以格局推动共荣,中国新能源的“春满园”,或许已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