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乌冲突局势持续紧张。乌克兰军队在2025年3月18-20日期间,连续三次对俄罗斯贝尔戈罗德地区发动进攻,这一异常举动背后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俄乌冲突(资料图)
乌克兰在库尔斯克地区战败后,迅速展开了对俄罗斯本土的攻击行动。在3月18日凌晨,乌军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区格拉夫卡和普里莱斯亚区与库尔希纳交界处的贝尔戈罗德地区发动首次进攻。此次进攻投入了至少200名步兵,还出动了坦克、UR-77扫雷工程车等装备。但在俄军空袭和无人机部队的联合打击下,乌军损失惨重,60名步兵阵亡,1辆坦克、7辆装甲运兵车和3辆装甲运兵车被摧毁。即便如此,乌军并未放弃,后续又发动了两次进攻,试图突破俄军防线,这种不顾一切的冒死突袭,目的性极强。
俄罗斯媒体《第三次世界大战》分析,乌军此举可能是为了“救援或杀死在库尔斯克地区被围的北约军官”,这些被称为“大鱼”的北约军官身份神秘。2024年秋天,在苏贾曾出现过6名说英语、行为举止不像军人且傲慢的人员,他们出行有警卫陪同,还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俄罗斯方面怀疑他们与化学武器有关,因为在库尔斯克战斗中,曾出现乌克兰军队袭击后,俄军士兵肺部和眼睛被烧伤的情况,疑似遭遇化学武器攻击,而这些北约军事技术专家可能正在研究使用化学武器的后果。
特朗普(资料图)
据亲俄地下组织宣称,在乌克兰战场多地发现过说英语、受保护且行为不像军人的外国人团体。在库尔斯克地区,大约有20多名北约军官直接参与作战行动,目前他们被围困在此地。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曾强调,包围圈内有外国雇佣军,且他们不属于《日内瓦战俘公约》的保护范围。
对于这些“大鱼”,美国和北约极为重视。美国已向乌克兰下达命令,对被困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北约军官尽力营救,若营救无望则实施灭口。乌克兰为执行这一任务,抽调精锐力量组建突击队。他们在俄军炮火覆盖下杀入库尔斯克,成功与北约“大鱼”接头,随后搭乘卡车夜闯死亡公路,试图进入苏梅地区。然而,俄军掌握了他们的行踪,俄北方集群TOS-1A“日炙”重型喷火系统果断出击,将搭乘“大鱼”的卡车团灭。此外,为了争夺可能与“大鱼”相关的绝密文件,乌军至少有3支精锐部队送命。
乌克兰此次行动背后的矛盾点凸显。北约想救出这些军官,甚至美国总统特朗普都出面劝说俄罗斯放人;但乌克兰却认为他们知道得太多,担心被俘,只想将其灭口。从战场实际情况来看,乌克兰军队从库尔斯克撤退后已筋疲力尽,在苏梅地区的部队也未做好战斗准备,人员不足。此次对贝尔戈罗德地区的进攻,乌克兰严重低估了俄罗斯边境的防御水平。尽管最初的进攻可能有一定突然性,但随着时间推移,俄军的反扑更加猛烈。
特朗普(资料图)
俄乌之间的冲突在停火问题上也陷入僵局。美俄首脑会议时,特朗普提出俄乌双方对能源基础设施实行为期30天的停火,普京接受了提议,可乌克兰却接连袭击俄罗斯的能源设施,在2025年3月20日晚再次袭击了恩格斯炼油厂,表明其根本不想停火。
在这场冲突中,被困北约军官的命运已成为各方关注焦点。乌克兰三次冒死突袭俄罗斯本土,无论是为了救援还是灭口,都反映出此次事件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从目前局势来看,俄乌冲突短期内难以结束,战场形势依旧严峻。各方势力在这场冲突中的博弈还将持续,而这些“大鱼”的最终结局,也将对俄乌冲突乃至整个国际局势产生深远影响。国际社会应密切关注这一事件的发展,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给地区和世界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