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网友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南京城区机动车频繁使用喇叭制造噪音问题。



网友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承载着千年的文化积淀,古朴的城墙与青石板路诉说着历史沧桑。然而,当下南京城区的机动车与摩托车频繁的喇叭声交织成刺耳的现代噪音,不管在哪,每秒钟都有刺耳的喇叭声,这些噪音不仅打破了历史街区的宁静氛围,更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和游客的文化体验。恳请加强重点区域交通疏导、严控违规鸣笛,并推广静音护城的文明出行理念,让古城的呼吸声与历史脉搏和谐共鸣。

官方回复

南京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部分机动车驾驶人因文明素养不强、守法意识淡薄,不按规定使用喇叭的现象确时有发生。违鸣行为不仅给市民生产生活秩序带来影响,更与南京历史古都、文化名城的城市品牌形象格格不入。

2016年,我支队发布通告,扩大禁鸣区域至长江以南、绕城公路以内,并在日常管理中加大了对机动车在禁鸣区域鸣笛、使用喇叭催人、连续长时间鸣号以及机动车非法改装高音喇叭、怪音喇叭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近年来,我支队又以整治机动车噪音污染、维护祥和安宁交通环境为管理导向,在常态化严管基础上连续开展了“静夜行动”、“猎豹行动”、飙车炸街整治等系列专项整治工作,有效遏制了机动车噪音污染,相关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结合管理数据分析,目前我市机动车违鸣现象正呈逐步减少趋势,但较其他交通违法仍相对突出。下一步,我支队将进一步开展相关整治工作:

一是加强禁鸣区域内高架、隧道等主干道以及旅游景区、城市窗口、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周边路段的鸣笛管控;

二是突出对出租车、网约车、大客车、工程车等重点车辆的违鸣整治,扩大路面执法震慑效应;

三是严把车辆审验关口,主动发现非法改装高音喇叭、怪音喇叭、排气管行为,及时拆除违法设备装置;

四是利用各类媒体渠道广泛开展宣传,阐释违鸣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增强市民遵法守法意识,自觉抵制交通出行陋习,共建南京美好城市环境。

来源: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