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俄乌之间的战斗已经持续接近三年,近期似乎即将迎来最终的结局。美国直接摊牌,公开要求乌克兰偿还高达5000亿美元的债务。
按照乌克兰目前的经济状况来计算,这笔钱需要63年才能还清。实际上,从一开始美国的目的就是以自身利益为核心,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对俄罗斯进行分裂。
最理想的结果是像当年苏联解体那样,让俄罗斯彻底瓦解。这一想法在印度《欧亚时报》的报道中有所体现,即把整个俄罗斯分割成43个独立国家,从而削弱俄罗斯的统一性。
同时,美西方也注意到,中国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似乎比美国更强。一旦计划成功,中国可能借此机会掌控远东地区。
那么,美西方的目标是否能够轻松实现?其中隐藏着哪些不可控的政治因素?中国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美国提出方案的背后原因
根据相关报道显示,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由于俄乌冲突长期僵持不下,西方国家看到了俄罗斯实力的薄弱时期。于是,美国国会召开了一场名为“俄罗斯去殖民化”的听证会。
为了使自己的意图不那么明显,参与这场听证会的人提出了“为土著和殖民地区人民提供援助”的说法,声称要帮助那些受到俄罗斯压迫的民族进行反抗。
从理论层面来看,美西方的想法确实有可能实现。俄罗斯由85个平等的联邦主体组成,在联邦制度下,这85个主体都有可能成为独立国家。
此外,俄罗斯因为国土面积广阔,居住的人口构成非常复杂。早在沙俄时期,就已经有128个民族,这些民族在语言、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这次西方的设想是让其中人口较少的60个“被殖民”民族脱离俄罗斯。这样一来,俄罗斯的人口将从1.4亿减少到约5000万。
然而,这毕竟只是理论上的分析。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首先,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俄罗斯政府方面则强烈谴责并坚决反对。
俄罗斯总统普京甚至为此发表了一次面向全国的公开电视讲话。他指出,西方国家曾在1991年成功分裂了苏联,现在他们想再次分裂并摧毁俄罗斯。
为了保护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必要支持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在俄罗斯联邦内进行局部军事动员。
如果美国真的将俄罗斯分裂成43个独立国家,这不仅会对俄罗斯自身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还会对全球格局和周边国家带来难以估量的风险。
在与俄罗斯接壤的邻国中,中国无疑是最受西方关注的国家。在美国与俄罗斯的激烈博弈中,中国是否会坐收渔翁之利也是美国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远东地区的历史争议
实际上,美西方提出的这一建议本质上并未真正理解俄罗斯政治社会的核心。尽管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内部确实存在许多民族矛盾和纠纷。
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点:既然俄罗斯作为民族大国能够保持和平进步,那内部必然存在互利合作的原则和经济合作的共生体系。
多年来,这些民族之间涉及的贸易、文化和科技交流已经密不可分。俄罗斯这个大政府的存在可以为他们抵挡许多方面的危机,例如国际金融危机和美元体系下的经济发展合作。
一旦独立,这43个国家将面临建立独立政府和经济体系的巨大挑战,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竞争也将不可避免。
除此之外,从地理位置和政治合作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角色在这一计划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四十多个大小不一的国家大多位于中国和俄罗斯接壤的远东地区。
届时,相比远隔千里的美国和欧盟,中国与他们的距离更近,更容易赢得他们的信任,并获得贸易往来的优先权。
这将极大地提升中国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而且,中国和俄罗斯在历史上就远东地区的划分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远东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东北部,总面积将近700万平方公里。
它占全俄面积的36.4%,与中国东北地区紧密相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朝闭关锁国期间,中国曾被列强瓜分。
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的沙俄趁火打劫,从中国侵吞了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他遇刺身亡后,这些土地大部分由苏联继承,最后落入俄罗斯手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的外交谈判,苏联共计归还了我国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曾经属于我国的库页岛等领土仍未归还。
因此,一旦美国真的将俄罗斯分裂,中国或许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再加上近年来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态度较为友好。
2025年3月20日,中俄双方就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海洋捕捞合作和渔业科技合作召开了专门会议,并达成了一致意见。
结语
综合来看,这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在远东地区的经济合作正在不断扩大。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新成立的国家可能会对中国产生严重的贸易依赖。
这显然不是美西方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分裂俄罗斯的计划至今仍停留在纸面上,尚未付诸实际行动。
参考资料
上观新闻2025年3月3日《太离谱!美国要的钱乌克兰得还63年》报道
观察者网2024年2月22日《王文 深度调研俄罗斯21个城市:西方不可能“肢解”俄罗斯》报道
界面新闻2025年3月20日《中俄渔业合作混合委员会第33次会议召开,双方就深化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渔业合作达成一致》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