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法国的外交部长巴罗突然到访中国,时机相当微妙,正好是中方对法国的一项关键措施,还处在悬而未决的时候,他先一步上门了。

去年10月份的时候,欧盟无视中国的反对,坚持要跟着美国的脚步,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随后中方立刻发起反制,对法国的白兰地等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

当时,中方定下的调查期限是4月5号,也就是下个星期,结果就要出来了。巴罗这个时候访华,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希望北京能在贸易争端方面,再给巴黎一点时间。

至于为什么针对法国,自然是因为他们太跳了,不仅自己支持对华加税,还不停游说其他欧盟成员。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中方要杀鸡儆猴,自然先拿法国开刀。



法国外交部长巴罗

而从法方的动作不难看出,中方的这记重拳,确实把他们给打疼了。那么,造成影响到底有多深呢?

根据数据统计,单单在这四个月里,法国白兰地对中国的出口量,就直接下降了将近60%,如果中方最终公布的调查结果,依旧维持之前的立场,那么对法国葡萄酒业的出口打击,只会越来越严重。

不过,法方为什么早不来晚不来,专门卡在最后一个星期前,跑来跟中方交涉呢?这恐怕有两个原因。

首先,中国是法国白兰地的重要销售市场,对华出口极速下落,让法国的葡萄酒企业,发起了对马克龙政府的抗议,要求法方3月底去中国一趟,争取把调查期限延后三个月。



中方反制法国葡萄酒

随着国内的抗议声愈演愈烈,马克龙政府必须给个交代,毕竟这件事本来就是他们惹出来的,如果不是坚持要对中国电动车企业加税,也不会招来中方的反制。

其次,法国原本以为,欧洲会跟美国一起,夹击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没成想,自己才是“砧板上的鱼肉”。就在法国外长访华之前,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加税,欧洲也不例外。

当初,法国之所以卖力帮美国吆喝,除了打压中国之外,恐怕也是想通过关税政策,削弱德国车企在欧洲的地位,重塑欧洲汽车业的市场局势。

结果现在“偷鸡不成蚀把米”,法国反而陷入了被中美夹击的境地。



特朗普对欧洲加税

而且,之前特朗普为了逼迫欧盟降低关税,威胁要对欧洲酒业加征200%的关税,其中自然包括法国白兰地。这种加税额度,等于要把其踢出美国市场了。

要知道,中美市场占法国白兰地出口总额的70%,现在美国要“掀桌子”,如果法方还不跟中国化解矛盾,等到中美双管齐下,自家的葡萄酒业必然会崩盘。

当然,这也是法国自作自受的结果,中方可不会忘记,之前马克龙为了劝说特朗普,试图把祸端引到中国头上。

这回法方如果没有诚意,派谁来都没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