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我军各特种兵部队和领导机关的建设问题,已经摆在了军委领导者们的面前。
1950年3月10日,总参聂荣臻代总长向军委主席毛泽东,汇报关于一九五0年的军事工作安排,其中说到:
对本年内军委机关建设和准备整编国防军工作,安排如下:
军委机关工作建设,拟以参照科托夫(顾问)所提总部机构建设方案,依我之需要与可能,分别缓急,逐步进行。
(一)各特种兵司令部,除已建立之空军、海军两司令部须继续加强外,为配合攻略沿海及准备正规国防军建设工作,炮兵、坦克装甲及工兵诸司令部须于本年内建成。骑兵司令部暂不设立。
在干部方面,建议:
调王宏坤为海军副司令员。
其余部分内容小编略,以后再介绍。
在聂帅以上报告所提到有关特种兵司令部建设的内容方面,小编在下面对海军司令部的组建做一点分析和补充说明:
一、空军和海军司令部此时已初步组建完成,空军司令部的组建早于海军司令部的组建。海军司令部组建是在1949年12月份开始,1950年1月正式任命领导成员。刚开始任命的领导成员只有萧劲光为司令员、刘道生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没有任命副司令员,所以,聂帅在给主席的报告中提出建议调王宏坤任海军副司令员。
刘道生副政委开始是政工干部,后来经过四年的赴苏留学,转任军事工作干部的岗位,任海军副司令员。王宏坤1950年4月被任命为海军副司令员。六月任命罗舜初为海军参谋长。1952年3月又升任罗为海军第二副司令员,调周希汉接替罗任海军参谋长。11月又调苏振华任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这样海军领导基本组建完成。
二、在军委确定由三野负责解放沿海岛屿并组建海军的情况下,而且在四九年四月已经组建了华东军区海军的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有代表三野的将领进入海军的领导层。在组建海军司令部时,为什么没有吸收最早组建的华东海军部队的司令员张爱萍到海军司令部任职?在当时来说张爱萍是我军高级将领中,最早接触海军部队指挥的将领,完全应该进入到海军的领导指挥班子中。
三、在四九年建国前的八月初,刘亚楼代表空军赴苏洽谈空军及装备等方面的建设;稍后,又派张学思和华东海军司令员张爱萍,先后代表海军访问苏联,洽谈海军组建和建校以及装备等问题。张爱萍没有进入到海军领导层,1951年2月15日回到华东军区任职。
多说一句,张学思后来准备派到苏方留学时,苏军方面认为张学思是大军阀家庭出身不同意其留学。后来,周恩来总理出面找时任苏方国防部长布尔加宁元帅说明情况,苏方才同意张学思赴苏留学。
张爱萍没有进入到海军或留在海军高层任职,对此至今没有看到有材料介绍过此事,表面看应该是与苏军方面语言沟通有障碍;或许是本人或是海军领导方面有什么考虑,也不好猜测。
本文参考书目:萧劲光回忆录、张爱萍传记、聂帅军事文选。
关于组建空军和海军的相关情况,我在前面发文中介绍过,欢迎有兴趣的读者点击观看。谢谢!
为组建空军,刘亚楼在莫斯科的三次会谈前后
领导介绍海军少将去国外留学
从陆军到海军
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华东军区海军“南昌”舰。左起:康志强、陈毅、毛泽东、罗瑞卿、张爱萍。
1980年5月,邓小平、聂荣臻、张爱萍(后排右侧)、李耀文等领导同志,在北京指挥所观看中国向南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
1963年夏季,粟裕大将和肖劲光大将在一起。
1955年10月1日,海军司令员肖劲光海军大将和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空军上将,在天安门城楼上留影。
1980年6月4日,叶剑英和张爱萍、钱学森、李耀文政委合影。
1955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上,李克农上将、张爱萍上将、邓颖超、陈赓大将、刘亚楼空军上将合影。
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在大连与时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校长张学思留影。
毛主席接见部队官兵,张爱萍上将陪同接见。
邓小平同志和张爱萍同志交谈。
张爱萍夫妇与张震夫妇合影。
傅钟上将,钟期光上将,张爱萍上将,宋时轮上将,黄克诚大将在天安门上观看国庆节阅兵。
陶勇中将与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大将在上海。
张爱萍与叶剑英元帅交谈。
1984年4月,张爱萍通过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实现了北京和新疆间的第一次卫星通话。
我国第一颗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后,张爱萍上将对参试人员作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