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消息,近期,美俄乌三方代表现身沙特利雅得,就“部分停火”展开间接谈判,引发全球关注。这场谈判中,美俄间长达12小时的艰难博弈格外引人注目,背后深意与影响值得探究。
本次谈判采用“穿梭外交”形式,美俄、美乌分别会谈,俄乌双方并未直接对话。这种间接谈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俄乌冲突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自特朗普上台后,其政府积极推动俄乌和谈进程,试图在外交层面为这场持续已久的冲突寻找突破口。而随着俄乌冲突不断演变,双方在军事、经济、民生等多方面均承受巨大压力,和谈的需求也愈发迫切。
泽连斯基(资料图)
24日的美俄谈判,堪称一场艰难的“马拉松”。双方代表在谈判桌前持续交锋超12小时,足见分歧之深、沟通之难。在谈判中,黑海航运、能源设施保护等关键问题成为焦点。俄罗斯方面强调落实普京与特朗普此前电话中提及的能源停火相关事宜,同时希望重启“黑海粮食协议”。该协议在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后,对保障全球粮食供应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持续执行。俄罗斯方面认为,在过往协议执行过程中,自身履行了义务,却未得到对等回应。此次希望借谈判契机,推动协议恢复,确保俄罗斯农产品和化肥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同时保障黑海地区的航运安全。
美国在谈判中的诉求同样明确,试图推动海上停火,保障商业航运安全,为地区贸易创造有利条件。美国还着眼于更长远的目标,即构建一套针对俄乌冲突的永久和平方案。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布莱恩・休斯此前的表态可知,美方致力于推动停火与持久和平,虽未透露具体谈判条款和时间安排,但从此次美俄长时间谈判可看出其推动和谈的决心。
特朗普(资料图)
经过12小时的艰难拉扯,美俄虽未当场签署联合声明,但双方各自声明中存在相似共识。白宫消息人士称,美方代表团队在利雅得促成的谈判进展顺利,有望发布“积极”公告;俄罗斯方面也表示,会谈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取得进展。从克里姆林宫网站公布的通报来看,俄美双方在确保落实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推动俄罗斯农产品和化肥出口准入、为停止打击能源设施制定措施等方面达成共识。这一系列共识的达成,显示出美俄在缓解俄乌冲突紧张局势上迈出重要一步。
在美俄艰难谈判之际,乌克兰的处境与态度也备受关注。泽连斯基政府在此次谈判中面临诸多困境。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参与美乌会谈后,称会谈“富有成效”,但乌克兰在领土问题上的立场依旧强硬。泽连斯基在视频讲话中呼吁对俄罗斯施压,强调俄罗斯是拖延冲突的一方,各方需促使俄方实现“真正”停火。在领土问题上,乌克兰始终坚持收复全部被占领土的诉求,这与俄罗斯在乌东四州等地区的利益诉求存在巨大分歧。
当美俄达成部分共识的消息传出,泽连斯基表现出明显的担忧与不满。据路透社报道,泽连斯基称与俄罗斯达成的涵盖黑海和能源打击的停火协议生效,但三方未就领土问题达成任何共识。他指责俄罗斯“操纵和扭曲”协议,“欺骗”了美国和国际社会,甚至直言“不相信”俄罗斯会遵守协议。泽连斯基的这些表态,反映出乌克兰在美俄谈判中的被动地位,担心自身利益在美俄交易中被牺牲。
普京(资料图)
从各方利益诉求分析,俄罗斯希望通过谈判保障自身战略利益,巩固在乌东等地区的影响力,确保能源出口等经济利益不受损害。美国推动和谈的背后,既有减少自身在俄乌冲突中资源投入的考量,也有维护其在欧洲地区影响力、重塑地缘政治格局的战略意图。乌克兰则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寻求国际安全保障作为核心诉求。然而,由于各方利益诉求差异巨大,尤其是俄乌在领土问题上的矛盾难以调和,使得和谈之路充满荆棘。
此次美俄在利雅得的谈判,对俄乌冲突走向产生深远影响。从短期看,双方就黑海航运、能源设施保护等问题达成的共识,有望缓解当前紧张局势,减少冲突对地区经济和民生的冲击。从长期来看,要实现俄乌冲突的彻底解决,仍面临诸多挑战。领土争端、安全保障等核心问题若无法妥善处理,冲突随时可能再次升级。美俄谈判成果的落实,也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执行机制,确保双方切实履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