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人物坐副驾驶席后座
小蓝是个职场新手,上班不几天就因为坐车的座位坐错了、被单位司机大哥说了好几次。
第一次,部门经理要带他去见一个客户。经理上车之前,他早早钻进了汽车后排等着,结果被司机大哥赶了下来。他这才知道,领导是要坐后排的,他作为随从应该坐副驾驶的位置。
第二次,他跟着其他部门的某经理去工地。这次学乖了,提前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上等着。没料到又被司机大哥赶了下来。原来,这个部门经理喜欢坐副驾的位置,每次出门副驾位置都是他的。
到了第三次,要跟着另一个部门的领导出门,小蓝就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坐哪里了。司机大哥见他为难的样子,笑着说:“你先别上,等领导坐好、你再上,就不会错了。”
中国是礼仪之邦,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礼仪,坐车也不例外,坐在哪个位置也有讲究。将最安全、最方便的座位留给车上位最尊(最重要)的人,这是乘车的座次原则。
不过,在这个原则上面,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则,就是:座位的优先选择权属于最重要的人。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汽车座位的安全性。车里的哪个座位才是最安全的呢?
以最常见五座小汽车为例,美国交通管理部门曾做过专门调研,通过对10年的事故调查分析和无数次实车碰撞检测,得出下面的结论:如果将驾驶员座位的危险系数设定为100,那么,副驾驶座位的系数是101;驾驶员后面的座位、副驾后面的座位、后排中间座位的危险系数分别是73.4、74.2和62.2。
危险系数越小,座位越安全。美国汽车方向盘和中国一样,都在前排左侧;所以,这次的调研结论对我们来说也具有参考价值。
重要人物下车
小汽车各个座位的危险指数
汽车驾驶员坐在左侧操控方向盘,源于早先的马车夫坐在左侧驾驭马车。马车夫用右手执鞭赶车,因此坐在马车的左侧才方便。
十八世纪后期,美国出现了八匹马拉的大篷车;遇到迎面两车在较窄路面上相遇时,彼此都会向右侧靠边,并俯视马车的左侧,以防止自己的车轴被对方撞坏。汽车问世后,美国、德国和法国都依照马车夫的习惯,把方向盘放到座位左侧,靠右边行驶。
二战前,我国受英、日等国影响,方向盘一度在右、靠左行驶;二战后,美国汽车源源不断进入我国,它们的方向盘在左侧,所以国民政府就改为右侧通行了。
目前还有一些国家靠左行车、方向盘在右侧,例如:英国、爱尔兰、马来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印尼、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地区。
我们来逐一分析一下这些数据吧。
后排中间位置危险系数:62.2
这个位置最安全看似很容易理解:一是没有前排座椅阻挡,发生撞击时能获得最为宽裕的缓冲空间;二是发生侧撞时,受到来自两侧的冲击也比其他两个后排位置小很多。
主驾驶席后座位危险系数:73.4
这个位置安全程度之所以排第二,原因在于:一是位于后排,拥有较长的前部缓冲区;二是司机遇到危险时都会本能地自我保护,在其身后的位置也就会因此而得以避险。
副驾驶席后座位危险系数:74.2
很多乘客都更愿意选择这个位置,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汽车靠右行驶,这个位置可以直接看到窗外的景物,而主驾后面的位置直接看到的是路上的车水马龙;二是这个位置上下车也便利,万一遇到危险容易逃生。
曾经有段时间,媒体常常有“后排乘客下车时没注意后方来车而导致交通事故”的报道,这些事故大多都是从主驾后面的座位下车造成。
副驾位置很关键(场景模拟,图文无关)
主驾驶座位危险系数:100
抛开司机的主观因素,只谈客观问题:相比起后排座位较长缓冲区,前排缓冲区的距离相对较短,且前挡风玻璃的防护能力也十分有限,很容易在事故中受到伤害。
副驾驶座位危险系数:101
副驾是安全系数最低的位置。这首先因为座位前面的缓冲区域较短;然后,靠右行车时、主驾在车的左侧,一旦遇到危险,司机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下意识地就会作出保护左侧安全的反应、不会顾及副驾;坐在这个位置,受到从侧面及正面来的伤害性更强。
副驾驶的位置虽然很危险、但是其重要程度仅次于驾驶席;坐在这里,相当于飞机上的副机长一样,对行驶的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很多乘客为了和司机保持亲近、交流方便,同时也为了获得最宽阔的视野,喜欢坐在副驾驶的座位上。坐在这个位置上,若能一直保持警醒,就能帮助司机避免很多事故。
大家知道,很多事故都源于司机麻痹大意。因此,坐在副驾驶位置时,就要主动帮助司机留意路况,发现隐患、及时提醒司机。
来自美国的这个调研结论,国内并不完全认同。有记者专门进行了采访。结果是,在同样都系安全带的前提下,对于五座小汽车中的哪个座位才最安全的问题,大家各有说法。
后排中座位
一些朋友不赞同后排中最安全。他们认为:司机后面的位置才是最安全的;后排中间位,面前没有任何物体阻挡,还是蛮危险的!
主驾后座位
不少人“以常识判断”,都认为最安全的是司机后面的位置。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陈思忠教授表示:主驾后座最安全,应该是经过事故发生统计得出的结论。
但是,深圳交警刘明表示:目前国内还没有详细的、涉及到乘坐位置的交通数据统计。不过,尽管如此,刘明也同样认为,最安全的应该是主驾后的位置,“以平时的知识和经验来看,一般来说,车祸发生时,司机会下意识地往左偏”。
车里的座位,那个更安全?(场景模拟,图文无关)
副驾后座位
汽车经销商林先生认为:如果遇到有超车被追尾,首先碰到的位置是司机后面的位置,那里是除前排外最危险的地方。
至于后排中间位置的安全性,林先生认为:如果有空余座位,后面中间很少有人坐;首先是不舒适,其次是前面没有阻挡,如果再不系安全带,一撞车脑袋就直接冲出前挡玻璃了。
那么,哪个位置最安全?林认为是后排右边。他表示这是汽车商普遍认同的观点。一些豪华车里会有按摩座位、很贵,一般都装在后排右边;如果在其他位置,一出车祸就容易撞毁。
林先生补充: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各国政要上车时,保镖都是开右后车门让他进去;这也表明后排右座是整个车子最安全的地方。
看样子,在哪个位置更安全的问题上,中美的认识就不一致了。有分析认为:这种不一致,可能源于两国人坐车的习惯不同所致。
比如,美国对安全带的要求非常严格,无论坐前排后排都要系上;在我国,要求没那么严,尤其是坐到后排的人,往往都不系安全带。
我们再看一组实际数据:
2015年2月份,来于美国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和费城儿童医院的一项共同研究项目,考察了从2007-2012年的交通事故后,给出结论说:对孩子来说,后排座位更安全,对成年人来说则相反。
相关的数据是:对2007-2012年的交通事故研究表明,在所有后排乘客中,0-12岁的乘客占了56%;但是在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0-12岁的孩子只占24%。
从研究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后排乘客12岁以上的占44%,但在交通事故中死亡人数中却占76%。那么,为什么坐后排的这些人、反而更不安全呢?
尽管每个交通事故的具体状况并不相同,但有一点共性是:很多坐后排的成年乘客,因为戴上安全带不舒服,都没系安全带。有统计数据显示:20-54岁后排乘客系安全带的比例为70%,55岁以上的比例为86%,婴儿则高达99%,4-8岁为96%,9-12岁为93%。
安全带的主要作用,是当事故发生时可以把乘客固定在座位上,避免和车内的硬物发生碰撞而导致受伤。对后排乘客而言,安全带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作用,防止后排乘客在交通事故中被甩出车外。
上车系好安全带(场景模拟,图文无关)
研究表明,在2012年的交通事故中,79%的死亡人数是甩出去死亡的,而只有1%的人是系了安全带仍被甩了出去。但这并不代表,如果都系上安全带,前后排的安全性就会一样。
研究显示:对55岁以上的乘客而言,即使系上了安全带,坐在后排也比坐在前排的死亡率更高。这是因为在交通事故中,坐在后排乘客的胸部会比前排乘客受到更加严重的伤;并有数据表明,坐后排的女性乘客,其头部和颈部也会比坐前排更容易受伤。
对于这种情况,业内人士给出的解释是:乘坐汽车时,88%的乘客会选择坐在前排;所以,车企的安全研发,都更加专注于前排乘客;后排乘客的安全保障,一直没有多大进步。
事实上,在我国的恶性交通事故中,坐在汽车后排的死亡率也远远超过前排。最后,给大家几条可救命的乘车安全建议吧。
第一、无论前后排,无论男女老少,乘坐小汽车时都要系上安全带。
第二、小朋友尽量不要坐在前排。因为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安全气囊打开后、直接覆盖在小朋友的脸上,可能由此导致窒息。
第三、只有一个成年乘客时,尽量坐在前排,并系好安全带。
第四是一条活命技巧:在突遇车祸时、如何正确应对。
急刹车时,人的身体往往会因惯性作用前倾,随后向后反冲;这时,许多乘车人的第一反应是用双臂撑住前面靠背。可这一前一后的冲击,很容易造成手臂骨折、颈椎损伤甚至断裂!
乘车人的活命姿势是:撞车的一刹那,应马上侧身、用脚顶住前排座椅,头颈紧靠车座后背,防止身体碰到前排座位。
对于司机来说,此时要迅速用双手紧紧压住方向盘,以减缓对胸部、面部、颈部的巨大冲击。还有一点,同时适用于乘车人和司机,就是发生事故瞬间,一定保持冷静,不要大喊大叫、以免咬伤舌头。
紧急情况,如何应对?(场景模拟,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