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提到外星生命,最先想到的就是“火星人”,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火星这个普通的星球,成为了人类寻找地外生命的希望。
当然一切都要从几个世纪前说起,在人类刚刚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便发现了火星这个沙漠星球,只不过当时人们利用简单的望远镜,在火星表面发现了纵横交错的裂痕,当时这些裂痕便被当成了火星运河!
也是从那个时代开始人们坚定地认为火星之上就遍布了生命,也许它和地球是一样的生机勃勃。
但是随着发展,当人类的探测器真正着陆在火星表面,原来以往的一切都如梦一般,根本没有火星生命,这个距离我们比较近的太阳系行星,就是一颗荒芜的星球,火星之上平均温度较低,二氧化碳“冻结”在火星的极地,放眼望去就像是地球上的沙漠隔壁。
其实在这样的星球之上,怎么会诞生演化生命?这让科学家非常的失望,但是从火星的发展演化历程来看,虽然现在的火星非常荒芜,但几十亿年以前火星和现在的地球一样生机勃勃。
那么寻找火星生命遗迹又成为科学家的新目标,毕竟迄今为止人类未曾在其它天体上发现过生命的残骸。
目前在火星上服役的火星车有好奇号和毅力号,2013年5月19日好奇号火星车火星盖尔陨石坑挖了一个洞,从洞里掏了一些样本放入好奇号携带的火星样本分析仪器中,它可以对火星样本进行简单的分析。
最开始科学家从火星的“沙漠样本”中发现了甲烷等小型的有机分子,这已经令科学家非常的振奋。
后来随着研究技术的更新,这些被研究过的样本再次发挥余热,根据NASA2025年3月24日消息,科学家利用新的手段从这些样本中发现了有机大分子。
这些癸烷、十一烷和十二烷都是饱和的碳氢化合物,以往科学家只在火星上发现过六个碳以内的芳香烃分子,这些分子相对比较稳定。而此次这些超过10个碳的有机分子,都是链状的,这种结构本身就不是很稳定,但是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有机大分子却完好的保存下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长链碳分子是曾经火星生命的一部分,例如可能是脂肪酸的碎片,而地球生命细胞膜的重要组成就是脂肪酸。
当然脂肪酸也并非是单一的生物形成过程,自然环境下也可以形成脂肪酸,例如水和矿物在特殊的地质环境中形成,就类似于海底世界的火山喷口。
现在的火星环境当然不会形成脂肪酸,因此说这些有机大分子无论来源是生物还是非生物,都至少是37亿年前火星活跃时代的产物。
这也足以说明一个问题,如果火星在37亿年以前,环境生机勃勃,适合生命的居住和发展,那么在漫长的岁月里,生命曾经的痕迹很可能也会得以保留,这样在后续的火星探索中,针对火星曾经的河流三角洲进行探测,很可能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目前来看,仅仅通过好奇号等火星车,人类对于火星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就拿火星样本来说,通过好奇号的微型实验室,根本无法进行更复杂的试验研究,也就是说火星样本还有很多秘密没有被发现,至少这些分子的来源就无法确定。
那么未来就需要人类把火星样本带回地球,甚至是载人登陆火星。目前来看,中国有望成为首个把火星样本带回地球的国家。
天问三号在2030年前后将火星样本带回地球已经是摆在桌面上的事情了,反观美国火星取样就是一步一个坎,推迟、计划的推倒重来,目前2035年美国能把火星样本带回地球就算是一个奇迹了。
也许大家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不一样了,中国的太空探索真真切切在崛起!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