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星体,由于距离较近,因此成为了人类探寻的主要目标之一,其探索的本质,还是想要看看火星是否存在过生命。

而根据最近祝融号的调查结果来看,曾经的火星是有海洋存在的,并且海洋的规模不小,这意味着曾经的火星极有可能是有文明的,而这次发现,或许将极大推动人类星际移民计划的进度。


祝融号带回的好消息

随着科技进步,全世界多个国家都在不断的研究宇宙,其中距离我们较近的火星就成为了我们探寻的主要星球。

2020年7月,长征五号火箭正式发射,这次火箭的发射目标并不是为了载人航天,而是向火星发射一辆任务火星车,或许是这颗星球被命名为“火”星的缘故,因此这辆任务车被命名为祝融号,也就是我国上古时期火神的名字。

那么火神在到达火星后是否可以给我们带来好消息呢?为了确保降落的稳定性,让祝融号可以完好无损的着陆,在正式降落前,祝融号所搭载的天问一号环绕器,在火星轨道环绕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最终才让祝融号平稳着陆。

在着陆后,祝融号就开始了探查,由于搭载了最先进的探测器,祝融号成功取得了距离地表足足35米深度的土壤数据,而通过研究这些土壤数据,科学家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那就是土壤深处的沉淀物,与地球海岸线中的细砂十分吻合。

这是什么意思,如果祝融号所采集的数据没有误差,足以证明火星曾经存在过海洋,虽然土壤年份显示是在36亿年前,但依然可以看出这是体量十分庞大的海洋,这所谓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海洋存在,则证明火星曾经也是一个适合生物居住的星球,甚至有可能诞生过文明。

那么火星为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呢?根据科学家推测,火星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火星内部的磁场消失,导致火星的运转出现了问题,随后火星大气层被撕裂,宇宙冰冷的温度和各种宇宙射线直接降临在火星地表,随后一切生物和自然环境全部被毁坏,这才变成了现在“光秃秃”的样子。

那么这次探测对人类来说有什么好消息呢?可以说这次探测的结果,将直接推动人类移民火星的计划。


宇宙移民计划

其实早在人类正式探索宇宙之前,宇宙移民计划就已经被提出来了,并且在各类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都曾出现过,只不过这些计划始终只是“计划”,没有办法实现。

就拿火星来说,如果想要进行移民,火星上必须存在能够支持人类生存的资源,如果没有资源,人类在移民后就必须依靠从地球运送生活物资,用这样的成本来移民简直是费钱费力,没有任何意义。

可这次祝融号带回的数据,却让所有人再次看到了火星移民计划的曙光,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人类生存最需要的物质自然是水资源了,如果火星上确实存在过海洋,那么就有极大的可能存在地下河,或者更深处的水分,哪怕是地表已经一片荒凉,这些地下存在的水分也有很大的可能保留下来,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但却有足够的可能性。

即使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找到地下水,火星地区也有一些地方存在冰层,这些冰层可以直接转发为水分,足够第一批星际移民使用很长的时间。

根据探索,在火星的中低纬度区域存在地下冰层,这些冰层一旦全部转化为水资源,足够一个千人规模的移民基地运转10年以上,这还是目前已经发现的冰层,如果发现更多的冰层,那么移民火星最重要的水资源将不再是问题,甚至可以利用这些水资源去培育蔬菜。

那么这时会有人问了,为何我们一定要进行火星移民,难道地球这么大都不够我们住吗?仅仅以居住来说,地球是绝对够我们居住的,尤其是随着科技发展,很多原本不适合居住的地方都可以得到改造,这意味着即使我们的人口翻一倍,居住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火星移民依旧是不可更改的计划,这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为人类冲出太阳系而努力,无论是载人航行还是发射探器,目前遭遇的最大阻力其实是动力问题,为了达到更远的航行距离,我们必须增加足够的燃料,可更多的燃料就意味着更大的体积和重量,最后还是无法飞行到更远的距离。

可如果我们在火星建立了基地就不同了,我们可以直接从火星发射,同样的燃料却可以行驶更远的距离,这会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个宇宙,因此在科技足够发达后,火星完全可以作为发射基地和中转站,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数据。

并且一些不适合在地球进行的试验,比如污染环境的试验,会破坏地表的试验等,等可以在火星上去做,甚至一些因为重度污染选择停工的产业,也可以直接搬迁到火星上,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发展的同时更好的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

第二个方面则是为了研究,如果说火星上曾经存在文明,就一定可以找到文明存在的痕迹,甚至可能找到超越人类的科技产品,帮助人类提升科技水平。

但这一切的,都是建立在长期挖掘的情况下,因为火星没有人类基地,只能发出探测器去寻找,每次也只能带回一些土壤标本,可一旦在火星建立了基地,开始火星移民,那么人类就可以像是在地球上一样进行挖掘,找到火星文明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那么找不到火星文明怎么办,或者说火星曾经只是适合居住,但却从来没有产生文明呢?这依然不是阻碍挖掘的理由,因为在我们挖掘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现大量的稀有金属和矿物质,甚至可能挖掘到地球上不存在的物质。


科技想要进步,一方面是技术上的进步,另一方面则是材料上的进步,如果火星上挖掘到的金属可以对我们有所帮助,那么人类科技完全可以向前跨出一大步,甚至很多无法进步的科技产物,都可以快速生产出来。

当然,为了做到这一步,我们已经开始了一些尝试,比如在地球建立完全独立自主的生态系统,一旦建立成功,我们完全可以直接在火星建立移民基地,基地内部的环境和地球一样可以直接居住。

甚至可以直接在地表之下建立基地,这样就可以完全隔绝外部危险的环境,将整个火星地表当做一个外壳,以此来保证移民的生存。

可以看出,火星移民的计划可以说是势在必行,只不过受限于技术,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做到这一步,不过这次祝融号的发现,也让我们受到了警示。


地球的未来

根据祝融号的发现,在36亿年前,火星或许是一个十分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但现在却变成了这样一个景象,这显然是由非自然因素所导致的,如果此前火星已经出现了文明,那么极有可能是火星文明的一些行为,导致火星彻底成为无法居住的星球。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也做了错误的事情,地球很有可能会变成现在的火星,并且这种说法也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地球上已经有很多的环境被破坏,其中就包括臭氧层空洞。

在地表之上有大气层,而臭氧层正是大气层的一部分,臭氧层的作用正是将地球和宇宙隔绝开,防止各种宇宙射线和宇宙中寒冷的温度进入到地表,但因为人类的种种行为,臭氧层已经出现了空洞。

如果这种情况不进行制止,当臭氧层消失的那一刻,地表相当于直接暴露在宇宙当中,到了那个时候,地球也会在短时间内变得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现在全世界都在为环保做出努力,包括关停各种工厂,改变科技发展方向等。

可以说如果人类不做出改变,火星的现在就是地球的未来,那么这和火星移民有什么关系呢?


当人类具备了移民火星的能力后,人类就可以进行产业分割,全力去改造地球的生态环境,除了少部分地区以科技为主外,大部分地区都以自然环境为主,人类除了照顾动植物不会去强行干预,只有这样,地球才会变得“健康”。

结语:目前火星移民的计划还处于研究阶段,所有的探索都是为了达到移民的最终目标,如果能够幸运地找到足够的水源,相信火星移民很快就可以实施。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普通人也可以乘坐交通工具到达火星,领略地球外的风景,到了那个时候,宇宙移民已经变得非常容易,我们甚至有可能在火星之外实现移民,成为真正的宇宙级文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