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孙允广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作 者:孙允广 正和岛内容总监、微信主编
今年以来,杭州一直火爆出圈,其营商环境频频被点赞,很多城市纷纷开始学习。
为什么是杭州?杭州到底有什么魔力?
3月中旬,我随“新智焕发看浙江”媒体采风团去了一趟杭州,见识了很多新质生产力企业——从农业无人机,到机器狗、球形两栖智能机器人,领先的3D打印应用在生物科学领域,能够AI救火的空间智能…还有孵化硬科技的“浙江光谷”。
杭州可谓有一万条锦鲤!
但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杭州政府服务企业的意识和理念,其丰富性和站位远远超前。
我想,杭州最大的魔力在于以下三点:一,把对人的尊重刻在骨子里;二,敢为人先,以生态思维做布局;三,“企业友好型”政府。
一、把对人才的尊重,深刻在骨子里
21世纪人才最重要。但什么是尊重人才?如何尊重人才?
这个话题听起来老生常谈,在杭州我却有不同的感受。
酷飞(浙江)飞行器技术有限公司CEO李伟给我们讲了一个个“在杭州创业的幸福感,就像开了‘外挂’一样”的例子。
酷飞是一家做特种行业无人机的公司,他们用于消防领域的无人机,能够载重150公斤,也就是300斤。技术领域的人都知道,无人机载重越大,又要保持长久稳定,技术并非线性增加,而是成倍提高。
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领域,但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在一些困难的救援场景中,酷飞的无人机可以迅速升高至300米,及时灭火。
至于为什么选择这个赛道,CEO李伟也表示:“普通的航拍无人机(比如大疆等)已经有很多公司在做,自己想开辟一条新路径。”
如今,车间的机器人安装了易思维的视觉传感器之后,便能根据视觉系统提供的精密数据,自动完成搬运上下料、工艺质量检测、外观漆面检测等高复杂性动作,将工人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场景中解放出来。我们此行去了钱塘区税务局,现场看税务人员到底怎么办公。他们打造的“税小秒×365”纳税服务品牌,通过构建一站式、智能化、全业务的智慧办税服务场所,真的是把服务送到家。
参考资料:
李伟觉得这简直是“宠企狂魔”。
" contenteditable="false" src="http://dingyue.ws.126.net/2025/0327/aa784d2bj00strjcg0031d000u000k0m.jpg"/>
其实这就是对企业真实需求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建立在“懂”的基础上的。
此行我们去了位于杭州余杭区的未来科技城,“六小龙”之一的强脑科技,以及被誉为“第七龙”的灵伴科技都位于这里。
这是一个“高新”的重要集聚地,有这样一组数据:在这片12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注册企业数达5万多家,2024年,未来科技城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6365.38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800余家,可以说是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来这里创新创业。
浙江经视的一个采访中,报道了杭州未来科技城招商部创新服务科科长程灿一天的工作,他正一路小跑,去对接一个低空经济领域的项目。
这家企业来自香港,提出了关于政策兑现、落地流程等一系列相对专业的问题,他都对答如流。
企业洽谈代表的反馈也是特别好评:“我们好像不分任何时间,只要是有问题问他,不管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他都会第一时间回答。”
其实这个项目是他从一个短视频评论区里接到的,迅速联系上企业主进行面对面沟通,这类洽谈通常需要1—2个小时,而他手机里每天的事项三四页都划不完。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做到既专业,又高效且准确呢?
程灿说,自己每天都会挤出时间关注前沿科技成果,了解行业资讯和产业发展。他觉得企业是有“厌蠢症”的,不能做那个“蠢”的人,任何一个创业者,不希望碰到一个不懂专业,或者不做好前期工作的聊天者。
这就是专业层面上的尊重,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如此。如果你是一个记者,就不能上来就问采访对象是干什么的?因为这是访谈前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如果是招商人员,就不能只是礼貌客气,而是要了解企业真实的需求。也如程灿说的,“把自己的脚放到企业的鞋子里去,就是设身处地地去站在企业的角度去思考。”
尊重不是客客气气、请客吃饭,更重要的是“懂”,这种“懂”是需要知识的、是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的,既要有对企业家的“大爱”,又要有“专业”能力,才能够双向奔赴。
杭州对人才的尊重绝不仅仅只体现在高端人才,而是对所有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工作人员。
前两天,有一个修车店老板点赞杭州政府,帮着出力、出钱帮忙做洗车的排污改造。还有47岁修车工被评上了高层次人才,市政府每年都有高级别且免费的技能培训,老板直呼“这个地方,真是来了就回不去。”
还有杭州长河街道创业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了弄清楚外卖骑手的真实需求,自己注册了五六个平台,“卧底”骑手圈做了2个月的外卖小哥,去深度体验。
才发现之前提供的一些驿站没有发挥作用,自己调侃说“我们好像只感动了自己”,于是打造了4条小哥友好服务街,包括提供便宜可靠的电动车维修服务等。
你看,尊重从来都是接地气和务实的,是把自己的脚放在别人鞋子里设身处地地思考。
任何一个城市,只有尊重每一个个体,才有对整体的尊重。
如果一个城市只搞一些人才引进政策的表面文章,没有舒适的营商环境和配套的产业基础,真正的高科技人才不会只为那一点引进政策而打动,他们看中的是——创业的土壤和环境适不适合企业长远发展。
这就是杭州最有魔力的地方之一。
虽然有了很多科技企业,但杭州政府一以贯之地促进就业、服务创业,比如为在杭州找工作的大学生提供最长7天免费的住宿,而且流程十分便捷。
杭州不仅尊重人才,还鼓励试错。
其实初创企业失败是很正常的,因为技术、市场等各种原因复杂变化,一个允许失败的地方,才能更好地孕育成功。
马斯克有一句话很经典,他说:“在硅谷,失败的路径纷繁复杂,有成千上万条之多,而通往成功的道路却极为稀缺,寥寥无几。但失败绝非令人蒙羞的过往,而是探索未知商业与科技领域的必由之路。”
杭州也是一个充满包容和宽容的地方。
此行交流中,很多企业跟我们说,政府愿意与企业共担风险。杭州政府和一些园区,也有着“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的战略定力,耐得住寂寞,愿意十年磨一剑,也等得起。
甚至在杭州很多政策中,专门列出“尽职免责”的条款。《杭州市钱塘区产业基金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就是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明确对于已履职尽责的投资行为,如发生风险造成投资损失的,相关单位不承担相关责任。
一个允许失败的地方,才能更好地孕育成功。
二、敢为人先,以生态思维布局未来
浙江是民企大省,改革开放诞生了一批全国知名的企业家,比如万向的鲁冠球、正泰集团南存辉、娃哈哈宗庆后、农夫山泉钟睒睒等。
浙商不怕苦不怕累的创业精神,被总结成“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
作为浙江的省会,这自然也是杭州的先发优势。
但无论国内外,都有不少城市反而因为先发优势形成路径依赖,导致转型难的问题,进而错失很多发展机会。比如一些资源型城市,因传统模式的惯性较大,在新旧动能转化上遇到不少挑战。
10年前,杭州曾是电商之都,如今成为“科创之城”。这种产业切换,是如何实现的呢?
这其实得益于杭州的积极求变和面向未来的产业布局。
我们此行,见到了很多面向未来的硬科技企业和前沿技术企业。
在滨江区,我们去了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易思维(杭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做机器视觉的公司,在智能制造升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以前“车身制造过程中的零部件搬运,检查连接工艺质量有没有问题,车身漆面有没有瑕疵”等工作,全靠工人手及眼睛来完成。
他们的解决方案,打破了国外产品长期垄断的局面。
都知道,无论是大模型还是智能终端,芯片必不可少。位于滨江区的中昊芯英是国内唯一掌握TPU架构AI芯片核心技术并实现TPU芯片量产的公司,其100%自研的高性能TPU架构AI芯片“刹那”,在AI计算场景下,相较于国际某知名GPU芯片,算力性能超越其近1.5倍,能耗降低30%,是国内打破国外高端AI芯片垄断、解决AI算力卡脖子难题的自主可控高性能芯片产品。
在机器人和无人机领域,杭州也表现突出。
2024年,低空经济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而随着低空经济的兴起,无人机正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科技支撑。
杭州极目的带着“重量级”喷洒物的大型无人机,把先进视觉和AI技术赋能到农业领域,可以针对复杂地形和多种作物进行农药作业。
前面讲到的借消防车的酷飞无人机,能飞到300米的空中进行高空灭火。
还有逻腾科技研发的球形水陆两栖智能机器人,一个黑黑的大球,看似“笨拙”,带起路来却是灵活自如,安装上不同的配件,就能执行不同任务,可以用在公安巡检或者山林检查等领域,能够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上。因此,也有个昵称叫“灵活的胖子”。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位于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刚进到公司,我就好奇地问负责人说为什么起名叫“八维通”?他们介绍自己说是一家做空间智能研发和应用的公司。
空间智能听起来有些复杂,也是人工智能的一种。举个例子,DeepSeek是文本领域的人工智能,处理内容信息很强大,但是如果在处理空间信息就会面临一些挑战。
比如,假设商场的一个楼层着火了,你问它怎么办,目前只能告诉你一些常规的安全防护信息,并不能给你具体的指导,因为它不掌握空间里的信息,也不能认知空间。
这也意味着,目前最先进的大模型,在空间认知方面与人类仍有显著的差异。
八维通其实就是构建了一套三维空间的人工智能体系,自主研发了空间智能平台“BWT-Urban”,引入了视觉语言空间物理大模型技术,让AI能够读懂“看见”物理世界的复杂空间语义信息,这就相当于给了AI一套理解现实空间和物理规则的能力。
这项能力在很多领域就很关键,比如地铁安防、消防救援等。
最常见的,比如商场里的烟雾传感器等,每个商场都有很多个,但每天被误报的概率也很高。每次报警之后,都需要安保人员过去检查、核实,然后复位。
这其实有很大的工夫是浪费的。之前有新闻报道过,某个商场着火了,因为传感器没报警,更进一步核实,是因为那个传感器总是误报,于是保安把线拔了,等真正着火的时候就没能报警。
这其实是现实管理中很真实的痛点。
在现场,八维通为我们演示了搭载八维通空间AI技术的机器狗是如何完成现场救援的——先是烟雾传感器报警,然后机器狗跑过来,然后上面的AI空间视觉系统识别出是误报,然后解除警报。
整个过程非常迅速。
八维通首席数字官郑航先生介绍,这种通过视觉AI识别技术和热传感技术识别的准确度非常高,如果一个园区几个楼共用一个机器狗,就会大大解放安保人员的工作。
八维通的这种技术还被应用在地铁安防等领域,通过仿真技术,再建立一个数字空间模型,发生任何一个事故都可以通过算法进行上千次平行空间的计算,现场模拟出一旦发生危险,哪种救援方案是最优选。
“人是目的,不是工具。”几百年前,哲学家康德说出这句话。在杭州,我们看到大量人工智能技术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和安全,做出解放和贡献。
杭州这样的高新技术,前沿技术还有很多。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杭州捷诺飞公司,现场体验了生物3D打印在人类健康领域的巨大作用;杭州昆泰磁悬浮技术有限公司,自2022年成立以来,就专注在磁悬浮超高速电机的研发及应用,目前系列产品已经打破国外垄断。还有今年1月份在美国CES上惊艳全场的小派8KVR头显,高清VR设备可以辅助医学训练、语言学习等……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VR、数字安全……杭州的产业都是面向未来,且敢为人先,这其实背后是杭州积极的求变和主动转型。
如果细看,这些产业又能够联成一体:园区中用着宇视科技的视觉系统,用着宇树科技或者云深处的机器人搭载上八维通的AI空间视觉系统做好安防,用酷飞的无人机做好特殊情况救援,再用极目的无人机开展智慧农业,用捷诺飞的生物技术保障健康,享受着小派科技的VR视觉技术……
从耐心资本、人才森林、液态网络到创新沃土,杭州出圈的本质,其实是城市竞争的升维——当下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由土地转向“创新生态”的系统竞争。
杭州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展现着“观大势、谋全局”的城市智慧。
清末实业家张謇有一句话说:“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
这其中就包含了开放、整体观的思维,招商引资从来不只是“点”“线”“面”上的事,而是生态的、环环相扣的,但招商引资也是“点”“线”“面”上的事,一次次的企业对接和服务,无论大事小事有求必应。
比如杭州未来科技城,一直是“高新”的重要集聚地。作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区、余杭区经济主平台,杭州未来科技城正加快构建“1+3+X”未来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未来网络、人工智能、空地一体三大标志性产业,前瞻布局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若干高潜力产业。
这是杭州最有魔力的地方之一。
始终以生态的、全球的视野来锻造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在生物医药、数字安全、人工智能、精准医疗等领域,都是敢想敢干、不怕失败,对标全球顶尖水平,既展现出中国城市参与全球科技博弈的战略定力,也让传统产业转型与未来产业培育在此同频共振,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提供了“杭州方案”。
三、魔力之三:“企业友好型”政府
杭州市政府有一句话,印象深刻: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杭州连续5年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获全国城市第一,连续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数居全国城市首位。
杭州始终明白,政府不是创新主体,真正的创新主体是企业。但是,政府能够通过“组织”“规则”“规范”为创新主体“链接”更多的优势要素,政府“为”的是规则、制度、环境、土壤、氛围。
当然,杭州政府的“无为”也做得很好。杭州政府从来不对企业简单的指挥和控制,不凭自己的主观忽视了市场的规律和企业的需求。否则这种做法可能造成资源的错配和创新活力的压抑,容易导致“过犹不及”。
其实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无论是大政府还是小政府的讨论,最重要的是谁的体系更能创造价值。城市与城市之间、国与国之间竞争,比拼的就是谁的生态更有竞争力。
中国文化讲“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并不是不作为或者消极怠工,而是强调顺其自然,不强行干预的态度,尊重事物的本质规律。
这就是很多企业在网上一直给杭州起的外号——“拎得清的小透明”。杭州本质上是“企业友好型政府”。
什么叫企业友好型政府?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对于企业,杭州政府给到的是真金白银的支持、高效简洁的服务,推出了各种优惠政策,从房租减半、科研资金支持、税收减免……尽力帮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把创业者的需求和痛点研究得清楚明白。
酷飞无人机之所以来浙江,是因为CEO李伟之前在网上看到说,杭州对高新技术企业有补贴,一开始觉得不太信,觉得这钱可能不大好拿。直到一个朋友的企业搬来杭州,很容易领到了补贴,现实中真实的例子让李伟对杭州政府的信心大增。
发展了半年多左右,李伟觉得,在杭州,人才确实很好招。
这背后也是前面讲的,杭州政府的生态化布局和对人才的全面的尊重。
纤纳光电的联合创始人、CEO姚冀众说:“读完博士之后回国创业,定了个小目标,如果一个礼拜能把公司注册下来,那就干,如果注册不下来,觉得自己也未必搞得定政府关系,结果在杭州,两三天就把公司注册下来了。”
还有大家都熟知的游戏科学成立初期,西湖区艺创小镇就对游戏等数字内容企业予以三年内给予最高100%的房租补贴减免;宇树科技急需知识产权保护时,杭州还推出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并派专员上门指导。
前面讲到的那个“灵活的胖子”的球形机器人公司核心团队成员苏缨涛就说:“初创企业专注于搞技术,常常对税费政策、税务风险了解不深,钱塘区税务局就上门进行政策讲解,还定期进行税务合规指导,遇到有风险的地方提前预警。”
" contenteditable="false" src="http://dingyue.ws.126.net/2025/0327/5c9e833aj00strjcg002hd000u000k0m.jpg"/>
很多企业还反馈,一旦有了税务优惠政策,税务部门会第一时间把政策告知企业。
再讲一个细节。
采访团一行离开酷飞的时候,一位女士追上大巴出来送我们,跟我们讲今年8月一定要关注酷飞,带你酷酷地飞起来。这是她自接待我们以来,第3次讲这句话。
大家都在讨论这个人是谁,我说应该是品牌的Pr,立刻有人纠正了我,说不是,这是园区为企业服务的工作人员。
所谓于无声处听惊雷,于细节处见真章。杭州的政府人员,真的是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企业,发自真心地热爱。
客观上讲,中国地域广阔,南北差异、东西差异,城市与城市发展阶段差异确实不同,网上也有调侃说:“浙江:上午申请,下午办事;北方:主陪副陪,鱼头对谁?”杭州是DeepSeek,某某是DeepDrink。
其实这背后也是希望用一种幽默的方式,让意见被表达,让营商环境变得更好。每个地区的企业家,都希望自己的城市变得更好。
这种“企业友好型”政府,既是杭州的巨大魔力之一,既“亲”又“清”,也是各地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历了几次创业浪潮,最开始,很多企业都是从跑马圈地快速抢占资源和市场做起,再到后来的打响品牌阶段,在当时一些渠道和关系固然重要。
如今是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创业浪潮,他们对新技术的理解,对过去传统的酒桌文化的不适应,对新型政商关系的需求,对产业人才的需求,无疑需要各城市思考和重视。
如同浙江宣传的文章《“寻龙诀”怎么念》中的一句话:把好“为与不为”之间的度,社会上的创新活力自然能于此间落地生根、舒然生长。
[1]. 直接敢投1亿,300万补贴8分钟到账!“第七龙”怒赞:一定留杭州,挖不走,正和岛
[2].当好“耐心陪跑者”: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澎湃新闻
[3].“杭州之问”并不难回答,但想学起来可不容易,有点数
[4].“寻龙诀”怎么念,浙江宣传
[5].杭州日报、浙江经视等系列报道
排版| 小元| 允允主编|孙允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