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9月,朝鲜半岛战火纷飞。美军仁川登陆成功,朝鲜人民军节节败退。金日成派特使赶赴北京,恳请中国出兵相助。毛泽东面临一个艰难抉择:是否要与超级大国美国正面交锋?如果出兵,又该派谁挂帅?
朝鲜战争爆发,中国该不该参与?
朝鲜战争爆发后,局势急转直下。美军仁川登陆打了朝鲜人民军一个措手不及,形势岌岌可危。金日成不得不躲进山林,打起了游击战。这时候,他派特使带着亲笔信来北京求援。
毛泽东明白,帮朝鲜就是在保卫中国。但是,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贸然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对抗,风险实在太大。毛泽东陷入了两难境地。
【事情起因】
毛泽东决定出兵,但谁来当司令?
经过反复权衡,毛泽东最终下定决心出兵朝鲜。但是,谁来担任志愿军司令员,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面对强大的美军人选至关重要。他必须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精通现代化战争,还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毛泽东心里有几个人选,但每个都有利有弊。
林彪反对出兵,刘伯承为何没被考虑?
毛泽东召开政治局会议,征求大家的意见。出人意料的是,林彪公开表示反对出兵。他认为,军队疲惫,而且美军火力优势明显,贸然出兵风险太大。
这让毛泽东很是失望。林彪原本是他心目中的理想人选之一。现在看来,只能另选他人了。
刘伯承?作为解放军中少有的系统学习过现代军事的将领,他对机械化作战很有研究。但是,毛泽东并没有考虑他。这是为什么?
粟裕、林彪、彭德怀,谁是最佳人选?
其实,在毛泽东心中,志愿军司令的第一人选是粟裕。
粟裕在解放战争中战功赫赫,尤其擅长大兵团作战。这正是抗美援朝所需要的。可惜天不遂人愿,粟裕突发重病,无法胜任这个重任。
林彪本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他在政治局会议上的表现,让毛泽东打消了这个念头。
毛泽东把目光投向了彭德怀。彭德怀虽然脾气火爆,但军事才能出众,而且政治立场坚定。权衡再三,毛泽东决定启用彭德怀。
历史的选择往往充满戏剧性。粟裕因病无缘出征,林彪因为反对出兵失去机会,刘伯承则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被考虑。最终,彭德怀挑起了这副重担。
这个决定不仅影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走向,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未来。历史的车轮就这样向前滚动,留下了无数值得后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