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军的历史中出现了不少军事能力强悍的将领,这其中就有粟裕,想必很多人都对粟裕的能力有了解。当然,粟裕也不是都能够将所有的指挥做到出神入化的,这还需要有毛主席的智慧相辅助,不仅仅是粟裕还有林彪,彭德怀等人也都是如此。



粟裕虽然没有接受系统的军事学习,可是他的战术还有战略眼光也都非常不错,要不然也不会有淮海战役了,而且这场战役就连毛主席都说粟裕是立下首功的。不过粟裕最初制定淮海战役的计划时,并没有想要将其规模扩大,就是想要搞一场局部战斗,如同孟良崮,苏中,鲁南等战役一样。

可是在紧急时刻毛主席却发来了电报,而正是因为这个电报才让这场战役成为了国共将军的决胜战役,规模也扩大了。这才有了之后的淮海战役,决定整个解放战争的胜负花落谁家。1948年粟裕正指挥华野同黄百韬的部队在碾庄作战,并且还要阻止邱清泉与李弥的部队,可以说非常忙碌,还不能任何分心,不然就会让这场战役的胜算降低。



可是蒋介石为了确保黄百韬的部队顺利脱困就让黄维带着部队也去营救,而黄维的12兵团可是国军中的精锐,配备的武器装备都是非常先进的,不仅有大炮,还有飞机,有了这些先进武器的加持让黄维的部队很快就变得势不可当,另外我军阻拦黄维的部队都没有成功,他们还放毒气弹,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

可是如果真的让黄维同黄百韬汇合的话,这场战役我军就真的没有什么胜算了,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西柏坡。而毛主席就立刻给中野下了命令,让刘邓大军日夜不停的行军,一定要赶到淮海战场将黄维的部队给拦住。要知道中野当初可是执行了向大别山挺进的任务,这个任务的艰巨程度可想而知,为了取得胜利,中野付出不小的代价,不仅重型武器都丢了,就连普通的枪支也没有多少,如今又让他们去拦截黄维的精锐部队,这结果真的很难想象。



虽然任务艰难,可是中野的将士却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依旧奋勇前行,同敌人奋战到底,而紧要关头邓公给刘伯承提出建议,将阻挡黄维兵团,改成消灭该兵团。其实中央最初是决定让中野阻挡黄维兵团,不让其同黄百韬的兵团汇合,在将黄百韬兵团消灭之后,找准机会去消灭黄维的部队。

如今战场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碾庄的战事基本上稳定,黄百韬已经成为了瓮中之鳖,不可能逃脱。不过黄维却靠着精锐部队在淮海战场所向披靡,直接成为我军最大的威胁,所以消灭黄维兵团已经是重中之重了。



因此刘邓就直接向军委建议,让华野抽调四个纵队同中野一起解决掉黄维的部队,如果让黄维逃跑之后再想要围住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其实就战场局势毛主席一直都关注着,还在不断的思考怎么去打,才会对我军最有用。这也是毛主席同蒋介石最大的不同之处,所以在毛主席的反复思考下,同意了刘邓大军的想法,然后就针对这个决定给华野发了电报,让华野快速解决掉碾庄的敌人,然后就赶紧去支援中野。



粟裕原本是想要让华野打完碾庄战斗后,就休整一段时间再对对战黄维的,可是毛主席的电报也让他不得不作出新的调整,而这也看出毛主席的果断决策能力,还有非凡勇气与决心。正是他的这个决定,让淮海战役成为国共两党的决战,改变了整个战争的结果,所以粟裕的战略眼光与毛主席的相比还是差一些,这也就是为啥众人对毛主席心服口服的原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