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完成老年人认知症筛查10万人次,新增社区认知症筛查康复服务点10个,新增认知症专业照护机构1家,增设认知症照护专区20处。


济南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苏楠介绍,2025年,将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以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为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加快实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项目建设,着力在5个方面实现新提升。目前,各项工作正按计划推进。

着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老有所养,是亿万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热切期盼。将着力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健全县域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年内推进2个区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培育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20家,持续完善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功能。

加强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今年,“加强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入选了2025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下一步,将加快项目建设,年内完成老年人认知症筛查10万人次,新增社区认知症筛查康复服务点10个,新增认知症专业照护机构1家,增设认知症照护专区20处。

推动银发经济加快发展。围绕育产业、促消费、优供给、提质效,用足用好扶持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企业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加大项目招引,推动量质齐升,年内培育养老领域规上企业3-5家。

着力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的功能作用,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研究制定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推进“两项政策”衔接并轨,进一步健全完善、迭代升级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大力发展服务类救助,推进“情暖夕阳”慈善关爱项目、为特困人员购买意外险和补充医疗保险项目,加快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拓展。

深化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探索建立一体化区域化救助模式,持续擦亮“泉城避风港”服务品牌。

着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持续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加强老年人、孤困儿童、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服务。

全面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年内探索“老年人服务一件事”联办机制,争创不少于8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持续推进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发布实施年度实事项目,开展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实施好“孤儿助学工程”、“护佑健康”、“医疗康复明天计划”等项目。

巩固深化“精康融合三年行动”,推动全市登记精神障碍康复服务对象规范服务率达到60%以上,并探索开展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

着力优化基本社会服务。聚焦群众新需求,扎实做好优服务、强监管、树新风工作,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坚持公益属性,优化全流程管理,推进减项降费优服务,打造“居民身后一件事”集成服务场景。

持续开展婚姻登记“跨区域办”、婚育户“集成办”等,建设章丘区百花园婚姻登记点,提升婚姻登记便捷度。

持续开展婚礼式颁证、婚姻家庭辅导和婚俗改革宣传活动,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

着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公益慈善力量和区划地名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实施东西部协作支援项目,聚焦应对人口老龄化、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开展社会服务项目,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

培育发展慈善组织和慈善信托,年内新设社区基金100个,新增“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项目100个,创新实施“慈善+”民生服务项目。

推进重点片区地名命名,编制新版《济南市城区地名图》,深化“乡村著名行动”和数字乡村试点,加强地名文化保护。

记者:楚明雪

编辑:林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