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车,同样上热搜,最近车圈的热闹事可真不少。
问界 m8热度爆表,2周时间小定就破了7万;
而另一边,路虎却因为一张“发现运动一口价16.98万”的海报,成了“打骨折”的笑话。
不少人一看到都惊了:
这不就是当年得加价提车的豪车吗?怎么一夜之间成了“白菜价”?
可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个价格只针对特定的大客户职工,和直系亲属置换才有效。
普通消费者想买?想多了。
即便如此,也挡不住路虎价格的整体下滑。
因为如今全国经销商真实成交价,已经低到了19万多起步了。
从“成功男人的门面”到“跌下神坛”,路虎到底怎么了呢?
聊到这个问题,很多人或许会认为,是新能源车的冲击太大。
毕竟,像问界、理想、小米这些品牌,不仅产品力强,热度还爆表。
路虎不降价,真的很难打得过它们。
更致命的问题还在于,BBA 现在都开始降价了。
譬如奥迪 A4L,曾经32万起步的车,现在最低19.88万就能销售;
奔驰C级,2025款起售价只剩下21.48万,比指导价直接便宜了12万;
宝马更离谱,5系经销商报出了优惠13万的价格,也就是说,30.49万起就能拿下全新5系。
就这种情况,BBA明显没管其他品牌的死活,你不跟进,肯定不行。
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但这真的是路虎“跌落神坛”的根本原因吗?
或许,还真不是。
在我看来,路虎真正的问题不是以上这些,而是:逼格没了。
想当年,路虎的确是“中年男人的梦想之车”。
大空间、真越野、气场强,往哪一停,哪怕不说话,都有股“哥是有身份的人”的感觉。
那时候,很多人选它,不只是因为它性能有多强,更多是一种“面子”——
这车摆在那儿,自带故事,自带腔调,自带一股高贵大气的味道。
但如今呢?
国产车全面崛起,理想、问界、比亚迪这些自主品牌:
不光空间大、看着硬派,智能化、内饰、体验感,样样都更胜一筹。
更关键的是,它们还便宜很多。
你说换成是你,还会愿意花1倍,甚至2倍的钱去买路虎吗?
反正我肯定是不乐意!
这还没完。
更伤的是——开路虎,不再让人觉得有面子了。
以前大家觉得路虎是英伦皇室开的车,是成功人士的标配。
可自从被印度塔塔集团收购以后,很多人心里的滤镜碎了。
就算它的车没在印度生产,就算配置还凑合,但光是“印度品牌”这几个字,就足以让不少人心里打退堂鼓。
你说这是不是偏见?当然是。
可消费这种事,从来就不全是理性逻辑。
特别是像车这种大件儿,很多时候你买的就是那点面子,那点心理满足感。
如果没了这种虚荣感,甚至还要安上“印度车”的表情,那还选它干嘛?
当然,烂船也有三斤铁。
光是“逼格掉了”,还不至于让路虎混成这样。
真让它一步步跌下神坛的,其实是更现实、也更致命的一点:
它的品质配不上它的价格。
说白了,品牌再高贵,如果总有小问题,谁受得了?
这不是我在诽谤路虎。
因为参考车质网数据:
路虎发现运动版的投诉销量比为万分之113.3,中型车口碑排名在119位。
总体来看,并不算好。
如果说这是专业机构的偏见,那么民间的口碑也好不到哪里去。
譬如在不少人口子,路虎就是“绣花枕头”的典型——
外表光鲜,实则娇气,一点都不耐造、不省心,电子系统、变速箱常常出问题。
关键是吐槽了这么多年,路虎改了吗?似乎没有!
因为它就是这么的傲慢。
这种傲慢还不是针对消费者,就算是权威媒体,它都如此。
拿2015年来说。
那年315晚会,央视点名曝光路虎揽胜极光的变速箱缺陷,大批车主投诉这车会自动熄火、倒挡失灵…
结果呢?
事件中的售后人员表示:不是车的问题,该变速箱出现故障,是因为国内用户使用方式不对。
就这种态度,有这样的结局也不奇怪了。
因为咱们花几十万买个豪华品牌,不是为了被教训“你不会开车”,不是吗?
总的来看,今天的路虎就像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人,哪怕还穿着西装,但一张嘴,就让人看出破绽。
你说它真的不行了吗?也未必。
但这个时代,光有过去的排面,已经不够让人买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