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1日,日本政府在国际会议上公开表态,在中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本着和平友好的态度,没有要求日本进行赔偿。日本却反咬一口,直接说1972年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未经批准,不具备法律效力,深切感受到中国不要索赔这一行为的非法性。
此次言论,究竟是日本想在中日关系中更近一步,还是对中日关系的试探,试图引发言论争议查看中国态度?
日本的把戏,中国人一直看在眼里。从近现代到现代,只有日美总是在试探,在危险的边缘试探。又怕真的挑起矛盾,又不甘于安稳。
当初,日本首相为了促成中日关系,访华的时候就特别提到,自己对侵华战争有所反思。希望中国能索要赔偿,也算是弥补错误。但是当时周总理却直接放弃要索赔,这不仅体现了大国风范,更体现了中国不斤斤计较的作风。
周总理早就说过,放弃不代表否认存在,是希望和平共处。最后周总理的这个愿景也被写入了《中日联合声明》但如今日本政府在和中国玩文字游戏,故意推卸责任,以为一纸宣言不足以具备法律效力,想淡化侵华的历史罪证。
中国当初签下这个合约,也是吃了很多亏。从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整整14年的抗争时间,中国牺牲了30多万人员,多少家庭因为日本流离失所。除此之外,当初日本在中国烧杀抢掠,拿走了那么多东西,导致中国经济上损失惨重。
而一纸合约就全然一笔勾销,这对于一个刚刚成立不久的国家来说,就是一笔不对等的买卖,但中国还是在经济上,还是民心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去做了。
如今却,被翻出来放在政事上谈论。这个宣言证明了两个部分,第一是台湾是属于中国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第二是中国放弃对日进行索赔。但日本如今又提出宣言无效力,这一言论简直就是极其歪曲历史,甚至是威胁亚洲地区的和平和稳定。
日本面对中国的退让,不仅没有悔过之意,还变本加厉。放在当初,也许中国是想发展友好关系,不想惹事生非。但放在现在,中国谁也怕,只要有想挑战中国权威的国家,中国必然会奉陪到底。
回顾《中日联合声明》,该声明中承诺遵守《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规定。并宣告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还确认了二战的结果。
日本在挑刺的同时,似乎忘了,这个合约的两面性。日本只看到了文件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却忘了如果该文件不存在法律效力,那么中国照样可以重新算旧账,将该得的赔偿都拿回来。这不仅是一份历史的遗留赔偿文件,更可以说是日本政府不给中国支付战争赔款的凭证。
想通过此举完善本国的军事实力,虽然在一定意义上存在可行性,但整个亚洲地区的社会稳定可不是那么容易通过几句话瓦解的。
日本对宣言效力的不承认,就是等于在和国际社会的规则唱反调,一旦这种行为得到认可,其他国际社会必定会因此也来找茬,将一发不可收拾。而且宣言中有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就是承认台湾归属中国的合法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挑战中国的领土主权,那就等于侵犯中国的安宁。
中国针对这一言论,进行了回应,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放弃索赔全然是为了中日友好关系而谈,至于宣言的有效性是一直存在的,不需要质疑。
中国外交部还引用了其他文件,《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里面就有,台湾一直是属于中国的一部分。台湾是中国在二战打下来的成果,不管如何,一直是中国的可支配土地。
当初,中国也是基于这个条件,才和日本开始建交,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铁证。
而如今日本的荒谬言论,属实是对台湾归属权的挑战,日本若持续否定声明效力,就等同于否定自身战败国身份。就是在对国际社会的规则进行挑衅,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国际社会,都把日本的罪恶行径看在眼里。
这个时候日本否认自己的问题,不仅是和中国作对,更是和国际社会作对,中国同国际社会一道必会追责到底。
在现在的国际环境中,日本要想搞出点动静,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如今中国和日本存在的实力差距,已经远远不能比,中国掌握的稀缺资源一旦对日本停止供应,日本面临的经济损失将会十分惨重。
中国现有的日企也会遭殃,特别是中国三大日企巨头,三菱重工、东京电子等巨头企业必将遭受重创。这对日本来说,也是得不偿失的交易。而在军事这一块,中国的军事实力在某些方面已经赶超美国等诸多大国,发展迅猛,不管是海域还是陆地,日本都不是中国的对手。
对于国际上的援助,中中国已经与多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的友好合作伙伴同中国的关系密切。加上近些年,中国对周边国家的积极援助,让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后援团势力倍增。一旦日本对中国有什么企图,其他亚洲国家也会纷纷站出来主持公道。
近年来,除了日本当局,当地还有很多右翼势力,试图通过歪曲历史来否认自己的行径。这种行为就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试图掩盖历史让人们忘掉过去。可是,中国一直奉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忘掉历史就要挨打。特别是日本给中国带来的伤痛史,不管今后中日关系如何,在中日历史这一方面,中国一直秉承着尊重原来历史,不忘记伤痛的理念。
日本此次言论极大的伤害了中日之间的友好关系,也引发了很多国家的不满,希望日本能够正视自己国家的历史,合理合据的承认自己的错误,为友好和平的社会关系而努力。
参考:论文《外交保护的法理与中国民间对日索赔权 》辛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