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帅虽然长寿,但也不是金刚不坏之身。

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聂荣臻几乎一直在常年的征战中,从长征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长期高强度工作透支了身体。新中国成立后,健康状况就开始亮了红灯。

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聂荣臻身兼数职:副总参谋长、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平津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市长、北京军管会主任。



用聂荣臻自己的话讲,那是他人生中最忙的时候。由于长期承担高强度的工作任务,他曾在一次工作中突然摔倒,随后被检查出患有心脏病。自那以后的数年时间里,心脏病一直如同阴影般困扰着他的健康。

在1967年与1968年交替之际,他的心脏病严重发作,不得不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在医院一住就是54天。然而,仅仅过了不到两个月,心脏病再次发作,他只能又一次住进医院。

80年代,聂荣臻常常会和女儿念叨起毛主席,同时也会提及周总理、朱老总、任弼时、陈老总、刘帅、罗帅、叶帅等一众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偶尔,他还会对这些老战友发表一些简短的评论。

有一回,他和警卫参谋聊起彭老总时说道,人的性格对其人生有着重大影响,彭老总就是因为脾气太过火爆,在很多事情上吃了亏。



步入晚年的聂荣臻,视力逐渐下降,不再像从前那样敏锐。他在家里悬挂了一幅尺寸为100x70公分的毛主席像。女儿聂力注意到,父亲常常会静静地躺在椅子上,然后微微偏过头,长久地凝视着这幅毛主席像。

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聂力都不会去打扰父亲,因为她明白,此时父亲一定是沉浸在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之中,回想起毛主席当年带领他们南征北战、奋勇杀敌的那些难忘时光。



在他的记忆深处,还一直惦记着一位小女孩。那是40年前在战场上发生的事情,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部队对日军控制的井陉煤矿东王舍车站发起进攻。在激烈的战斗中,车站副站长、日本人加藤利清夫妇在炮火中丧生,留下了一个五岁和一个一岁的两个孤女。

八路军战士们成功将这两个小女孩抢救了出来。战士们面对这两个孩子,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便向上级领导汇报了情况。最终,决定把两个孩子送到聂荣臻那里,由他来决定后续该如何安置。聂荣臻向来疼爱孩子,得知此事后,立刻吩咐大家要细心地照顾好这两个日本孤女。



但考虑到实际照顾的不便以及孩子们的安全问题,最后他派人将两个小女孩送回了日军在石家庄的兵营。日军方面对此感到十分震惊,接收了两个女孩,并回信对八路军展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表达了感谢。后来,年纪较小的那个女孩因伤势过重,在石家庄不幸离世,而年纪稍大的女孩则被其伯父接回了日本,并取名为美穗子。

1980年,美穗子再次来到中国,与聂荣臻见面。重逢的那一刻,美穗子激动得热泪盈眶,她深情地将自己的额头贴在聂荣臻的手上。这次会面,让聂荣臻多年来的一个心愿得以实现。



晚年,1989年7月于北戴河疗养院期间,以及1991年3月在北京景山东街的寓所时,他两次突发心肌梗塞。好在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凭借高超的医术和不懈的努力,才让他一次次化险为夷。1991年那次犯病,他在医院住了长达两个半月。

大病痊愈后,聂力发现父亲的身体变得极为虚弱,哪怕只是进行一些像吃饭、起床、如厕等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都会气喘吁吁,说话时更是上气不接下气,而且这种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



1992年2月14日,聂荣臻把秘书周均伦、陈克勤叫到身边,与他们进行了一次谈话。他大致说道,自己已经93岁高龄了,算起来入党也已经70年了……回顾自己的一生,死而无憾,也没有什么怨恨。

4月12日的下午,聂力去上班后不久,聂荣臻突然把两位老秘书叫到身旁,平静地说,自己心力衰竭,恐怕很难闯过这一关了。或许是预感到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在这最后的短暂时间里,他相继向秘书们交代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要求在房间里悬挂一张毛主席像;第二件事,特意关照了彭真的病情。彭真出生于1902年,比聂帅小3岁,同样是在大革命时期就投身革命的党的高级领导人之一,到1992年时也已经年满90岁;第三件事,他希望全军同志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巩固国防,保卫和平,同时也殷切期望海峡两岸能够尽快实现统一。



这就是一代元帅在世上留下的最后话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满心牵挂着国家大事。

聂帅是十大元帅最后一位去世的,此后,十大元帅彻底成为历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