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关键一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精神、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精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河南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展示全省法学会系统新一年的工作新思路、新举措,“法治中原”融媒体特开设“出彩2025——干字当头 挺膺担当 谱写新篇”栏目,敬请关注。
浚县法学会
强谋划 重实践 高站位
奋力谱写新时代法学会工作新篇章
2025年,浚县法学会将始终坚持干字当头,挺膺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法学会工作新篇章。
一、在政治引领上下功夫。坚持党对法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好法学会系统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学习领会、宣讲宣传、研究阐释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精神,切实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教育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二、在法学研究上出成果。加强与政法单位、县直单位和律所的沟通联系,积极开展重大课题研究、申报上级研究课题、参加各类法治论坛。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围绕全县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深层次调研与提炼,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建议,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三、在“法学专家”与站点融合上再发力。深入学习中国法学会“两个指引”和市法学会“1+1+7+5”制度体系,创新工作思路,在法学专家和基层站点融合上再发力,2025年逐步实现每个镇(街道)工作站均有特色,每个镇(街道)打造1—2个村级示范性服务点,选取1—2个县直单位打造高标准工作站,充分发挥基层站点在基层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达到“增点、扩面、提效”的效果。持续深化法学专家对口支援镇办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法学专家专业优势,结合浚县基层站点自身特色,优化法学专家“四诊工作法”,不断提升法学专家参与法治实践能力,扎实推进法学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在法治宣传上出实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扎实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和“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宣讲活动。组建法治宣传队伍,继续借力正月古庙会,将法治教育宣传贯彻民俗文化节全过程,努力打造富有浚县特色的普法宣传品牌。持续与省市法学会做好沟通,邀请法学专家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宣讲活动。力争普法活动形式更加丰富,覆盖面更加广泛,受众效果更加突出。
五、在会员服务上有创新。全面梳理现有会员存量,积极壮大会员队伍,优化会员比例,完善会员档案管理,建好用好“会员之家”。充实和完善会员之家酒店、会员之家景区、法学教育实践基地阵地建设,引导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发挥法律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强、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开展法律宣传、咨询,服务平安建设,积极参与全县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维护全县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
六、在提升影响力上有突破。2025年,浚县法学会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主业主责,找准定位,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工作动态,总结好工作中的亮点经验、典型案例等,在国家、省、市主流媒体推广,持续发出浚县声音,打造出法学会助力浚县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响亮品牌。
光山县法学会
为服务平安光山、
法治光山建设贡献力量
一、讲政治,把好对党忠诚的“方向盘”
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法学会干部纳入全县政法系统领导干部政治轮训范围,教育引导法学会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法学会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二是科学管理会员。把发展和管理会员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借助中国法学会会员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会员电子和纸质档案,动态掌握会员信息。三是务实法学研究。组织动员广大会员和法学法律工作者,针对服务保障县委中心工作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法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学研究。
二、抓重点,打造普法宣传的“强引擎”
一是积极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根据信阳市《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方案》,明确活动任务,规定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二是积极推进“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明确活动主题、活动重点和全县会员单位的宣讲任务,推动“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进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是抓实新媒体宣传工作。积极向上级新媒体投稿,发挥新媒体的普法宣传作用。
三、聚优势,激活法律服务的“动力源”
一是积极推行法学专家制度。牵头统筹推动法学专家制度建设。选聘政法系统、律师行业等法学专家等组成专门人才队伍,吸纳离退休党员干部和乡村贤能打造特色专家队伍,推动法学专家入驻县级、乡级综治中心。二是加强基层法律服务站建设。在全县所有县级、乡级综治中心设立法学会站点,推动专家进驻,落实“专家+站点”机制。三是扎实开展心研会工作。为全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服务矛盾纠纷化解以及治安管理、信访重点人员思想转化等工作。
方城县法学会
创新突破强根基 实干担当谱华章
2025年,方城县法学会将立足新时代使命,锚定“强基础、创特色、求实效”的目标,以新思路破题、以新举措发力,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县、护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一、强基固本,构建法学会发展新格局
坚持把加强法学会组织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发展壮大会员队伍,拓宽工作渠道,坚持政治标准,优化会员结构,注重吸收基层一线的法学法律工作者,建好法治人才库,推动法学会党组织全覆盖,强化政治引领。优化会员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分级分类、动态跟踪”的会员数据库,激发法学法律工作者内生动力。同步实施“法学会干部能力提升工程”,通过专题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法治铁军,为法学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二、创新突破,法学专家制度再赋能
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政法重点工作,把法学会工作放到方城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法学专家制度落地见效。一是扩大专家库规模,吸纳律师、法官、优秀调解员、行政执法骨干等专业力量,形成“领域全覆盖、服务精准化”的专家网络;二是在法治方城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基层矛盾调解等方面切实发挥法学专家专业优势,建立“专家接单—实地调研—闭环反馈”全流程服务机制,重点围绕“四个重大”和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开展法律服务;三是打造“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开通专家直通车热线,开发微信小程序实现法律问题“一键响应”,让法治服务触手可及。
三、夯实根基,基层站点建设提质增效
以“法治需求在哪里,站点就建到哪里”为导向,推进法学会基层站点标准化建设。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活动”的要求,实现县域全覆盖入驻综治中心。创新“站点+专家”模式,联合司法所、派出所、网格员等力量,打造“法治服务圈”。同时,建立“资源下沉—需求采集—精准配送”机制,每季度开展“法律大讲堂”“法治体检”等活动,推动法治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
四、文化润心,法治宣传焕发时代活力
以“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为载体,推动普法工作从“单向输出”向“沉浸体验”转变。结合县域文化特色,创作法治戏曲、微电影等本土化文艺作品,在春节、宪法宣传周等节点开展巡回展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法治书屋”“法治广场”等阵地,营造“抬头见法、随处学法”的浓厚氛围。创新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开设“以案说法”“法治云课堂”栏目,走进基层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一村一堂普法课”,通过线上+线下普法模式,提高法学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靶向施策,法治实践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
坚持法治思维与治理实践深度融合,主动融入县域中心工作。围绕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法治体检”专项行动,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深化“枫桥经验”实践,指导村(社区)建立“百姓评理团”,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联合多部门开展“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将法学会工作深度嵌入社会治理链条,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2025年,方城县法学会将以“开局就是决战”的拼劲、“事事争一流”的闯劲,锚定目标、躬身力行,在加强组织建设上见真章,在服务发展大局上显担当,在创新基层治理上求突破,以实干实绩答好新时代法治建设考卷,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县域贡献智慧和力量。
喜欢本文,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