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配不上财富时,每一分钱都是人生的负债。
这句话的道理,是UP主“大祥哥”花了1249万买来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事情要从3月22日说起,原本是B站美食区有400W粉丝的博主“大祥哥来了”,突然发了一条自曝欠债几百万的视频。
视频一出,迅速发酵到热搜上,因为大家都想知道曾经连续三年入选B站百大的美食区顶流,怎么从年入几百万到负债累累的?
可能有些人一时想不起大祥哥是谁,但他前几年有一些出圈视频你应该都看过,比如这条超2000W播放量的《试吃超大皇帝蟹》。
当时是2019年,也是赶上了B站最风光的时候,大祥哥因皇帝蟹的视频火了,被B站以25W的价格签下了。
要知道大祥哥那会上班月薪是一万,但签约费相比年薪直接翻倍了,所以他选择了辞职,全职做博主。
在吃播的领域,大祥哥选择了高价偏猎奇的食物,比如干鲍中的天花板、世界体型最大的蟹、巨型皮皮虾,还有估价大几万的白玉海参......
再加上他视频里暗戳戳透露出的不俗家底,很多粉丝会在评论区喊他“少爷”,有了京城阔少的人设加持,大祥哥很快积累了几百万粉丝。
有了流量变现也容易了,大祥哥的人生像坐上火箭,第二年B站跟他签约的费用直接涨到120万。
这只是拍视频发在B站,一个月死工资就有10多万,还不算他额外接商务推广等其他变现方式。
人面对突然暴富,很难把持住自己,大祥哥也不例外,命运早在他飘向云端时埋下杀机:人一旦错把平台当本事,看谁都像贵人,看陷阱都像风口。
“谁不飘啊”,大祥哥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自己当初太飘了。
比如他刚续约不久,转身就花113万买了个二手奥迪R8,后面还置换了迈凯伦、迈巴赫等豪车;
在直播间玩游戏,上头了,一气之下跟人对赌,最后输了,赔了100万;
另一边,频繁出入高端饭局,身边逐渐聚集起富二代和一些所谓的商业大佬。
“你想啊我一个月挣的钱,人家一晚上开几瓶酒就给喝完了。”
在这种圈子里待久了,大祥哥的心态变了,也恰好被人钻了空子。
一个自称在上海有多家高档餐厅的大佬,先是表示让大祥哥只用出240万就帮他在北京开分店,什么都不用管,占股40%;
紧接着又以带大祥哥干一个大的,让他拿1000万参与,只有400万却还想跟着赚钱的大祥哥,拉着六个UP主朋友一人100万,愣是凑够了1000万投了。
2022年这大佬因为疫情亏损等理由,甚至找大祥哥借了200万......
直到去年年中,大佬跑路了,大祥哥这才醒悟,所谓上流社会的入场券,不过是屠宰场的编号牌。
可惜今时不同往日,大祥哥没再续约平台,挣钱变难了。
为了偿还朋友们的钱,大祥哥变卖迈巴赫、奥迪R8豪车,他父母掏空600万积蓄,奶奶更是拿出了120万的养老金。
从2019年B站力捧的百大UP主,到如今被现实毒打的负债者,大祥哥用短短几年时间走完了一个残酷的商业周期:当算法红利退潮时,沙滩上留下的不仅是裸泳者,还有被流量幻觉冲昏头脑的赌徒。
这个悲剧绝非偶然,太多网红在流量巅峰期迷失,因为他们从未想过,流量是阵风,而品牌才是帆。没有帆的船,风越大越容易翻。
大祥哥的故事像一面照妖镜,揭开了内容行业最扎心的真相,流量能让你飞上云端,但人设撑不起的专业壁垒,终究会把你摔回地面。
在这里我想给所有内容创作者说三点:
1、用写书思维做内容
别只盯着播放量和广告费。每周逼自己写2000字深度复盘,把爆款视频拆解成方法论,把踩过的坑总结成警示录。当这些碎片拼成书稿时,你会发现自己早已超越99%的同行。
你看,意公子在自己的视频里讲传统文化,做爆了视频后,她懂得了从观众立场出发、被观众喜欢的才是好内容,紧接着她又用贴近读者喜欢的语言、结合短视频的特点出版了《大话中国艺术史》,果不其然好评不断。
2、给欲望装上刹车片
大祥哥很想挤进圈子却被钻了空子这事,清醒的人都懂:人脉不是酒桌上喝出来的,而是价值交换来的。下次遇到“大佬”时,不妨送他一本你的书——这比敬100杯酒都有分量。
我前不久才写过的UP主“小Lin说”,出版了《时势》成为了畅销书作家,用书打通了“知识变现+社交资产”的双重管道,她就说可以把书当礼品,有品位有格调。
3、把粉丝变成读者,把读者变成信徒
粉丝会因新鲜感离开,但读者会为深度内容留下。就像那句话说的:“影响力真正的货币不是流量,而是改变他人世界观的能力。”
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通过出版《激荡三十年》《大败局》等著作,将商业案例和宏观经济分析转化为大众可理解的叙事,成功将财经内容从专业领域推向大众市场。
吴晓波的书籍不仅成为商业人士的必读书目,还培养了一大批忠实读者,衍生出“吴晓波频道”这一知识付费品牌。
所以说人永远挣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大祥哥虽然负债累累,但幸运的是,至少他还有四百多万粉丝,很多普通人如果遇到类似的事,往往很难再翻身。
与其期待一夜暴富,不如踏踏实实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掀点水花,碎片经验也能变成可传承的知识资产。
比如秋叶写书私房课的学员晓月,把在家庭阅读领域10年经验浓缩在《小学六年,把阅读养成习惯》里,不仅帮老公拿下几百万合同,还把身边资源全撬动了。
比如秋叶写书私房课的学员牧柔,把多年的写作经验变成《新媒体写作》,上市后登上湖南作家网官方网站,还被推荐给武汉传媒学院用作教材,并有五所高校邀请牧柔进校做分享讲座。
比如秋叶写书私房课的学员汤金燕,深耕演讲表达行业,出版了《演讲高手》后,不仅被当地高校用作教材,还通过书快速确定合作,拿下大单。
在我们秋叶写书私房课,很多学员都把过去的积累变成一本书,不需要追逐流量,照样打响品牌,这才是普通人能掌控的路径。
毕竟,流量会消散,但一本书能让你在风暴中站稳脚跟,它不仅是商业价值的杠杆,更是一个人对世界的宣言:我来过,思考过,留下了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我们已经帮助294+新人作者成功出书,成果就摆在面前,如果你有任何出书的疑惑,欢迎扫码详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