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刘金 通讯员 乔义平 文/图)为进一步防范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隐患,强化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管,近期,咸阳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
本次整治行动,主要是加强宣贯培训,指导生产经营主体全面落实《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等国家强制性标准。督促认证机构、实验室,升级技术能力、获取相关资质,依据新标准开展认证检测。严格落实电价政策,加大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价格监管力度,依法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整治擅自改装原厂电气配件、拆改限速、外设蓄电池托架、改造蓄电池槽盒、更换大容量蓄电池等违法违规行为。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打击违规回收、二次组装加工蓄电池的黑作坊,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督促即时配送企业加强管理,对外卖骑手改装车辆责令恢复原状、禁止使用并限制接单。规范线上经营行为,严禁电商平台发布“解互认协议”“解限速”“增容量”等广告信息,严禁线上销售未经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和充电器等产品。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800余人次,检查实体门店540余家,立案16件,结案10件,没收不合格电动自行车5辆,行政处罚4.32万元。对秦都、渭城、礼泉、三原、泾阳、武功等县销售的10余种品牌电动自行车及配件产品抽检51批次,不合格4批次,1批次正在检验中。
咸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强对重点工作的推动,巩固提升整治成效,健全完善市场监管系统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监管的长效机制,确保整治工作全面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