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31 日,美国石油学会(API)携手国际润滑剂标准化及认证委员会(ILSAC),联合发布了全新汽油机油标准 ——API SQ/ILSAC GF-7。这一消息犹如平地惊雷,瞬间在润滑油行业引发了轩然大波,拉开了行业大洗牌深入发展的序幕。那么,API SQ/ILSAC GF-7 究竟扮演着怎样的 “神秘角色”?它的正式实施,又将在润滑油领域激起怎样的千层浪呢?
新标准出台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车辆朝着更新、更高效的现代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环保排放法规日益严苛,对燃油经济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动机技术更是不断革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旧有的润滑油标准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API SQ/ILSAC GF-7 应运而生,其首要目标便是在满足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减排目标的同时,支持发动机性能的提升。
中国润滑油信息网行业分析师认为,从技术层面深入剖析,GF-7 标准有着诸多关键的改进点。在低温流动性上,通过将新油微型旋转粘度计(MRV)粘度设定为 40,000 厘泊,能极大增强冷启动条件下的机油流动性。发动机在冷启动瞬间,各部件间缺乏有效的油膜保护,磨损情况较为严重。而 GF-7 标准下的润滑油能更快地流至发动机的各个部分,减少发动机冷启动时的磨损,提高燃油经济性。在抗磨损性能方面,GF-7 标准对油品在不同工况下的抗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确保发动机内部零部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磨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延长发动机的整体使用寿命。
对润滑油市场的影响
大型企业的优势与应对策略
对于像埃克森美孚、壳牌等大型润滑油企业而言,它们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在面对 API SQ/ILSAC GF-7 新标准时,能够迅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例如,美孚 1 号在新标准发布后,很快推出了符合标准的升级产品,凭借其先进的配方和技术,进一步巩固了在全球润滑油市场的领先地位。这些大型企业还可以利用广泛的全球销售网络,快速将新产品推向市场,满足不同地区客户的需求。
中小企业面对 API SQ/ILSAC GF-7 标准推行的挑战
市场人士认为,中小企业在 API SQ/ILSAC GF-7 标准推行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未来市场困境重重。
资金匮乏是中小企业首当其冲的难题。要达到新标准对燃油经济性、发动机保护及排放控制的严苛要求,企业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配方改进、先进设备购置及检测仪器更新。然而,多数中小企业资金链本就脆弱,如此巨额投入,无疑让财务压力如山般沉重。每一笔支出都可能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时刻高悬,令企业主们忧心忡忡。
技术短板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发展。大型企业凭借深厚技术储备和高端人才优势,能迅速响应新标准。而中小企业不仅缺乏核心技术,技术人才流失问题还十分严重,研发中常遇瓶颈却难以突破。虽可尝试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但沟通协调成本高,成果转化周期长且充满不确定性,这使得中小企业在技术升级路上举步维艰,担心被市场远远抛在身后。
市场竞争层面,中小企业更是处境艰难。新标准推行下,市场份额争夺白热化。大型企业依靠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广泛的市场渠道及快速的产品更新能力,不断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中小企业不仅要应对同行激烈竞争,还得承受大型企业在价格、服务等方面的攻势。一旦产品升级滞后,市场份额将被迅速蚕食,企业极有可能陷入订单锐减、库存积压的困境,甚至直接被市场淘汰,未来生存前景堪忧。
新兴市场虽带来一线希望,如新能源汽车和高端汽车养护润滑油市场。但中小企业在开拓这些新兴市场时,同样面临资金、技术、品牌认知度等多方面的挑战。要在新兴市场立足,需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研发、市场推广,而这恰恰是中小企业所欠缺的,进一步加剧了其未来市场困境。
在线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