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大埔县茶阳镇安乐村的百亩高标准农田种植基地内,一片生机勃勃。翠绿且厚实的烟叶肆意舒展、长势喜人,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工人们穿梭田间,专注而熟练地为烟叶施肥,共同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

近年来,茶阳镇始终坚守耕地红线,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积极探索创新,推动粮烟产业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粮烟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这几天,烟叶刚完成育肥工序,再过一个月,便能迎来收获季。”近日,在茶阳镇安乐村的百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里,大埔正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威民专注地察看烟叶生长情况。看着眼前茁壮成长的烟叶,蔡威民眼中满是期待。

在茶阳镇安乐村百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烟稻轮作模式正成为农户增收的“法宝”。去年,大埔正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了推广这一模式,在茶阳镇安乐村承包500亩土地,投身烟稻轮作。蔡威民,这位90后“新农人”,怀揣着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梦想,用短短几年时间将安乐村撂荒的百亩土地打造成示范种植基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为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筑牢了根基。

“烟叶采收后进行烟后稻制种和优质稻种植,解决了以往烟农收入来源单一的问题,真正做到了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据蔡威民介绍,烟叶对土壤养分的需求和水稻不同,两者轮作能让土壤养分得到更合理利用,减少病虫害发生,提升作物品质。今年上半年,他们总共种植了500亩,烟叶产值约300万元,每亩烟田增收近2000元。一年轮作下来,还能带动当地300多人就业,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左右 。

“家里经营着柚园,以往农事之余想再增收颇为不易。自从村里推行烟稻轮作,家门口就有了稳定农活。”安乐村村民柯宝珍感慨道,如今,她既能随时照看家中事务,每年又能添一笔相当不错的收入,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除了烟稻轮作,大埔正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还在特色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以实现助农增收。该公司精心打造“安乐香米”品牌,通过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让优质稻米赢得市场认可,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

“我们要种出高品质水稻,打响品牌,让好米卖出好价钱。”蔡威民深知品牌的重要性。据他介绍,在春耕时节,公司组织农户开展水稻种植技术培训,从选种到田间管理,都有专业人员讲解。

此外,该公司还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农业科研项目,引进先进农业机械设备和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当前,该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当地300多户农民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不仅在种植环节提供支持,还在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严格把关。

“我们计划在安乐村再新建一座粮食加工厂,进一步打响安乐大米品牌,完善农业全产业链,从种子、种植、收割、加工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质量。”蔡威民表示,未来,他们公司将以烟稻轮作、特色产业为抓手,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不断拓展发展路径,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能和产业附加值,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贡献坚实力量。

来源:南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