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无锡市召开太湖综合治理推进会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会议,会议部署安排了新一轮治太工作和治污攻坚重点任务,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无锡。近年来,无锡通过探索治污途径、创建数字平台、深化交流合作等方式参与太湖治理,实施重点工程7200余项,为太湖重现碧波美景做出无锡贡献。
探索治污途径,夯实太湖治理根基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湖泊总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而无锡市拥有758平方公里太湖水面面积,占全湖总面积的32.4%。新时代以来,无锡始终把太湖治理作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奋力扛起上游担当,不断探索太湖治理工作。
2008年到2024年,无锡在太湖治理方面累计投入资金1348亿元,实施重点工程7200余项。这些“真金白银”不仅让太湖焕新“颜值”,还为高质量项目腾出了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
图源:无锡日报微信公众号
无锡摸索出了一条“减外源、清内源、扩生态”的治理路径。首先,在减外源方面,大力加码污水处理厂和雨污管网建设,全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全省第二,还铺开涉磷企业整治行动,因地制宜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紧盯氮磷源头,减少污染入湖。其次,在清内源方面,国内首创的一体化平台清淤船投运,高效作业,大幅削减湖体内源污染。最后,在扩生态方面,梅梁湖和宜兴“三氿”的生态修复工程有序推进,沿湖湿地生态屏障逐步构建。
如今,太湖水质持续改善,蓝藻水华得到有效控制,生态底色愈发鲜亮,向着“世界级生态湖区”的目标稳步迈进。
未来,无锡依旧秉持湖岸同治的理念,聚焦“西部湖区”和“主要入湖河流”两大关键区域,依托200多个工程项目精准发力。重点抓住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持续提升污水收集处理率,从源头控污减量。同时,加大力度对农田排灌系统和水产养殖池塘进行生态化改造,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隐患;继续对太湖湖体和近岸区域精准清淤,有效降低湖体内源影响。
创建数字平台,助力太湖治理发展
数字化平台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助力太湖治理发展,无锡为提升监管效率,积极建立多个数字化平台。去年5月初,无锡滨湖区水城智慧河湖管理平台投入试运行以来,70多个视频监控探头盯紧辖区张庄巷河、锡铁巷浜等7条入湖支浜。滨湖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智能监控就像“电子河长”,能够24小时不眠不休巡河,数据上传到平台后,还可供水利、环保、建设等多个部门进行监控、调度和指挥,大大提升了辖区入湖河道管理能力。
“水污染表象在河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山水城水利农机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入湖河道管理靠人员实地巡查,难免有发现不了的问题。现在通过排污口附近的视频监控水质监测设备,可掌握河道水质实时状况,一目了然。
图源:无锡治污攻坚微信公众号
据介绍,能够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是通过集成在摄像头内部的光谱综合传感器实现的。该传感器可收集色度、浊度、温度、酸碱度、盐度值等12项水质指标,通过大数据整合后,直接传送至水利部门有关工作人员的手机端,实现对入湖河道水质的实时监测。与传统的依靠肉眼观察或取水样检测水质等相比,大大提高了水质监测的效率和精度。
今年2月,由海防雷达、20个光电转台摄像机等构建的太湖北部湖域监管指挥调度中心正式建成,在壬子港、红沙湾、三山岛、千波桥、龙头渚等20个点位全部布设了全景高清摄像机,实现太湖北部岸线从东到西的监控全覆盖,助力太湖生态与渔业资源保护。
深化交流合作,完善太湖治理体系
近年来,无锡市为了强化沟通,增进合作,更好地解决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多方交流合作活动,进一步推动完善太湖治理体系。去年,无锡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中心组织召开太湖水生态治理——望虞河引江济太调水监测技术交流会。会议邀请了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以及苏州市、无锡市各相关监测单位的专家和技术骨干,共同交流分享望虞河引江济太的工作经验、监测成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对策。
交流发言环节,苏州市和无锡市各相关环境监测单位结合各自调水监测情况,谈经验、讲问题、提建议,对望虞河引江济太工作提出思考和见解;各地积极共享经验成果,表示今后要加强沟通对接,增进交流合作,更好地发挥生态环境监测的支撑、引领、服务作用。
今年3月17日,水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合作对接会在无锡宜兴万石镇举行。来自俄罗斯工程院、俄罗斯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几十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水环境治理技术研发与产业转化的新模式、新举措和新实践,为宜兴环保产业升级注入创新动能。
交流会上,来自中俄两国的七位院士围绕水生态系统监测修复、水污染治理材料与技术等多个主题,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段宁、任洪强,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于红霞等专家学者围绕水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本次对接会搭建了环保科技合作的桥梁,接下来,无锡宜兴万石镇将以打造国际一流的湖泊治理创新平台为目标,深化核心技术攻关与跨学科协同创新,加速突破蓝藻治理、生态修复、智慧监测等关键技术瓶颈,推动中国环保技术方案走向世界舞台,为太湖流域生态修复贡献智慧方案。
图源:宜兴治污攻坚微信公众号
文/潘昱宏
资料来源:无锡发布、江苏治污攻坚、无锡日报、无锡生态环境、江苏生态环境、无锡治污攻坚、宜兴治污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