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被国际刑警组织带走,马科斯这场谋划已久的政治清算,终于在美国的运作下得逞了,但现在说成功还为时尚早。
首先是马科斯在国内举行的听证会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其次是来自他亲姐姐一而再再而三的凌厉攻势,第三是杜特尔特家族的底牌亮出来了,结果马科斯被搞得很狼狈。
为避免菲律宾内乱继续恶化,美国新任防长赫格塞思打破惯例,印太之旅的第一站选择菲律宾,他能否镇住菲律宾的这个烂摊子,让我们拭目以待。
杜特尔特到底错在哪里?这个问题至今仍是一个矛盾点,如果毒品问题已经严重破坏了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治安秩序,那么铁腕镇压有错吗?
事实证明,在政治问题面前,所谓的正义跟邪恶是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的,马科斯为了清算杜特尔特家族,枉顾菲律宾已经退出国际刑警组织这个事实,在没有法律支撑的情况下将杜特尔特打入大牢,那么他就必须去承受这一切带来的反噬。
三年前的总统大选,马科斯和杜特尔特家族看似达成了某种利益的交换,但一山不容二虎,权利的金字塔上,他们必须分出一个胜负,因此马科斯动用了自己无法驾驭的力量。
在抓捕杜特尔特的现场,军警内疚落泪,这一幕非常罕见,当正义不再,主权也将不举。菲律宾这些年来经济持续低迷,当局不思如何解决粮食短缺及治安混乱这些问题,而是把国家的希望寄托于外部势力,这是整个菲律宾的悲哀。
所谓的听证会,在一个民主、法制并不健全的国家,看起来更像是一场肥皂剧,并且持续引发更大的危机。杜特尔特家族的大本营棉兰岛高举独立的旗帜,达沃市万人大游行,南方各大武装势力暗流涌动,马科斯的民意支持率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到底是谁清算谁,现在还不好下结论。
相比杜特尔特家族的反击,来自马科斯家族内部的反对声音,更加让他焦头烂额。马科斯的亲姐姐伊梅身为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对内对外都有巨大的影响力,一句“菲律宾成了海牙的一个省!”让她站到了马科斯的对立面,折射出马科斯家族分裂的现状,也说明家族对于马斯克并不是完全信任,已经开始准备后路了。
杜特尔特家族的后路是棉兰独立,且他们是被动挨打,得到了民众的同情。而伊梅的背刺,则“成功”地让马科斯的支持率下降,菲律宾政治观察家很不赞同马科斯家族的这种做法,进跟退之间,马科斯左右为难。
一个分裂的菲律宾,对美国的印太战略并没有好处,眼下中期选举在即,美国不得不下场救火。之前在对外事务上,都是国务卿鲁比奥跟副总统万斯出面,但在菲律宾问题上,美国派出的是新任防长赫格塞思。
赫格塞思赴菲镇场,本身就很不寻常,这说明马科斯在棉兰岛独立的问题上有些束手束脚,力度大了会激化国内矛盾,但不镇压的话同样后果严重。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新三驾马车万斯、鲁比奥、赫格塞思三人中,万斯和鲁比奥第一站都是前往中国,而赫格塞思的任务更单纯,就是确保菲律宾在南海战略中的稳定性。这是出于军事目的考量,至于菲律宾的经济问题,对不起,你们得自己解决。
由于马科斯的“办事不力”,美国亲自下场,必然会有大动作。首先是恢复一部分“军事保留区”,目前已经划定了吕宋岛附近的两座岛屿,很明显,这两处岛屿距离中国的黄岩岛很近,意图非常明确。方向;
其次是增设4座军事基地,此举可能是为了应对台海局势,另外赫格塞思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和菲律宾磋商4月的军演。
马科斯本想借助美国的力量,通过在南海搅局来获得中国的让步,从而解决一部分经济问题,但他们没有看清形势。
3月15日,美国把韩国列入“敏感国家”名单,这个明确的信号,意味着美国已经看轻了第一岛链的战略价值,所以继续对菲律宾投资是不明智的,这让马科斯想要在大国之间周旋捞取利益变成徒劳。如果继续一条道走到黑,他们的下场不会比乌克兰、叙利亚好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