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是一篇培训学习心得帖,作者参加了由陕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举办的全省社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与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对培训课程深有感触,作者做了自我学习“要点及收获”的书写,现征得笔者同意发布于公众号进行交流分享。
精准定位,盘活社区资源
在 “瞄准居民需求,玩转社区资源” 课程中,成都社区行动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韦罗东老师的讲解让我深刻认识到精准把握居民需求的重要性。一直以来,我们在社区老年服务项目中,虽做了不少工作,但有时仍感觉未能完全切中老年人的核心需求。通过此次培训,我意识到在今后策划项目时,必须深入社区,运用多样化的调研方法,如访谈、问卷调查、展板调查等,倾听老年人的真实声音,了解他们在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健康保健等方面的具体需求。只有精准定位需求,才能更好地整合社区内外部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让每一项资源都能发挥最大效能,为社区老年服务项目注入新的活力,提升服务质量与效果。
塑造品牌,强化传播影响力
“社会组织品牌建设与传播” 课程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公益领域,品牌是社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回顾我们中心以往的工作,在品牌塑造方面有所欠缺,导致我们在社区治理项目中的影响力未能充分发挥。顾正品老师提出的品牌建设策略让我深受启发。我们要明确宝鸡之善公益服务中心的独特定位与价值主张,挖掘项目背后的故事与亮点,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品牌形象。同时,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如社交媒体、公益平台、线下活动等,加大品牌传播力度。在执行社区治理项目时,注重品牌宣传与项目推进同步进行,提高中心及项目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参与,也为吸引社会资源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合规运营,防范法律风险
社会服务机构合规建设法律风险防范至关重要。许小茜律师详细讲解了社会组织在日常运营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点以及很多现实案例,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对接社区及执行项目过程中,我们涉及合同签订、资金使用、志愿者管理等多方面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法律风险。今后,我们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所有项目活动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在签订社区合作协议时,仔细审查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规范资金管理流程,确保专款专用,杜绝财务风险;加强对志愿者的法律培训,保障志愿者权益的同时,避免因志愿者行为引发法律纠纷,为中心的持续健康发展筑牢法律防线。
拥抱 AI,创新公益服务模式
“AI 思维助力社会组织创新发展” 课程让我看到了科技为公益事业带来的巨大潜力。在社区老年服务和社区治理项目中,我们可以引入 AI 技术,创新服务模式。例如,利用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实时跟踪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方案;通过大数据分析社区居民的行为习惯和需求偏好,优化社区治理项目的策划与执行。同时,AI 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如智能客服处理社区居民咨询,自动化办公流程简化项目管理工作等。我们要积极探索 AI 与公益服务的结合点,提升服务的精准性与高效性,为社区居民带来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此次全省社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与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让我受益匪浅。我将把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推动宝鸡之善公益服务中心在社区老年服务项目和社区治理项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期待与更多同行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供稿:宝鸡之善公益服务中心张航
编辑:蔡 妍
校稿:胡 妍
陕西社会组织
电话:029-8520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