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格陵兰岛这个全球最大的岛屿突然成了国际政治的香饽饽。美国、丹麦,甚至欧盟都在暗搓搓地较劲,尤其是美国,一边喊着“格陵兰岛必须归我们”,一边又甩锅给中国,说“中国想渗透北极,威胁美国安全”。

这场争夺战,表面上是地缘政治博弈,背后却藏着美国对资源、航道和军事霸权的算计。



格陵兰岛必须姓“美”

自从特朗普重新上台后,美国对格陵兰岛的野心彻底不加掩饰了。2025年1月,特朗普直接放话:“我相信美国会得到格陵兰岛。”他甚至拒绝承诺“不使用军事手段”夺取该岛,言外之意就是——如果谈不拢,不排除硬抢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更是危言耸听,声称:“如果中国控制了格陵兰岛,他们就能在北极部署军舰,威胁美国安全。”这套说辞,和美国过去渲染“中国威胁论”的套路如出一辙——先把中国塑造成假想敌,再给自己扩张找借口。

其实,美国对格陵兰岛的觊觎由来已久。早在二战时期,美国就在岛上建立了军事基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图勒空军基地(Thule Air Base),这是美军最北的军事据点,既能监控北极,又能拦截导弹,战略价值极高。如今,随着北极冰层融化,新的航道和资源争夺战打响,美国更不可能放手。



美国硬扣“北极野心”帽子

美国国家情报局最近发布报告,声称中国正通过矿产投资、基建和科研合作“渗透”格陵兰岛,打算把它变成中国在北极的“跳板”。报告还煞有介事地分析,中国想要北极的石油、天然气和稀土,并借此减少对中东能源的依赖。

但问题是,中国在格陵兰岛的投资规模其实很小,远不如欧洲国家。中国确实和一些格陵兰企业合作开发稀土矿(比如科瓦内湾项目),但这纯粹是商业行为,和“军事扩张”八竿子打不着。美国硬把正常的经济合作说成“战略威胁”,无非是想制造恐慌,为自己的军事扩张铺路。

格陵兰岛前外长佩莱·布罗伯格说得更直白:“全世界都想控制格陵兰岛,欧盟、美国……欧盟也来设了代表处,以便能够在不征求居民意见情况下利用其自然资源,但他们从不问格陵兰人想要什么。”



俄罗斯也被拉下水,北极航道是关键

除了中国,美国还盯上了俄罗斯。格陵兰岛靠近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的战略航道,尤其是俄罗斯核潜艇的活动区域。美国担心,如果俄罗斯在该地区扩大影响力,会威胁北约的军事优势。

事实上,北极正在成为新的军事竞技场。随着冰层融化,北极航道(Northern Sea Route)的商业和军事价值飙升这条航线比传统的苏伊士运河航线更短,能大幅降低航运成本中俄近年来加强了北极合作,中国参与俄罗斯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并推动“冰上丝绸之路”,这让美国如坐针毡。



格陵兰岛人:我们不是谁的棋子

最讽刺的是,在这场大国博弈中,格陵兰岛自己的声音反而被忽略了。格陵兰是丹麦的自治领地,但岛上居民一直有独立倾向。2025年初,格陵兰议员库诺·芬克尔明确表示:“我们希望直接和美国签防务协议,不需要丹麦插手。”

格陵兰岛前外长布罗伯格更是揭露了丹麦的黑历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丹麦政府曾强制给格陵兰女性安装节育器,变相实施“种族灭绝”。直到2022年,丹麦首相才正式道歉。这种殖民阴影让格陵兰人对丹麦充满不信任,也更渴望独立

但问题是,即便独立,格陵兰岛也难逃大国控制布罗伯格坦言:所有政党都同意,就算独立,美军基地也会保留。”可见,格陵兰的命运仍然被捏在别人手里。



美国的真实算盘,控制欧洲,垄断北极

专家分析,特朗普炒作“吞并格陵兰岛”,真正目标其实是欧洲。巴西国际关系学者路易斯·费利佩·奥佐里指出:“美国想借格陵兰问题施压丹麦和欧盟,巩固对欧洲的控制。”

格陵兰岛地处北极要冲,控制该岛可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雷达监测站等设施,大幅提升对俄罗斯北极军事活动的监控能力而从格陵兰岛向欧亚大陆投射军事力量(如战略轰炸机、导弹等),可显著缩短攻击距离和时间,这使美国在欧洲的军事行动更具主动权,而欧洲国家因地理邻近性不得不配合美国的战略部署

说白了,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已经让欧洲元气大伤,现在又想通过格陵兰岛进一步削弱欧洲的自主权。如果美国真控制了格陵兰岛,北约在欧洲的军事存在将更加牢固,而欧洲国家只能继续当美国的跟班。



结语

美国一边高喊“自由民主”,一边盘算着如何吞并他国领土;一边指责中国“渗透”,自己却早已在格陵兰驻军几十年。这种双标,恰恰暴露了国际政治最真实的规则——谁的拳头硬,谁说了算。

未来,格陵兰岛会不会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中国会不会被进一步被美国妖魔化,成为美国夺取格陵兰岛的借口,就跟巴拿马运河一样?这场争夺战,才刚刚开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