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最大的悲哀可能就是迷失于那永远没有答案的人生之谜中,而智慧的极限可能恰恰就在于认清了人生之谜的无解,因而心无旁骛地追求有趣地活着。
——坤鹏论
第十二卷第九章(1)
这一章可以视为第七章的延续。
而中间的第八章似乎是亚里士多德的天文学兴趣突然迸发,从而抒发了一章。
第九章,他又重回主题,要证明:
最高理性、最高智力是最好的、最高贵的,也就是神是最好的、最高贵的。
因为,所谓最高理性、最高智力、原初的原理,或者第一推动者,这些都是神的代名词而已,都不是神穿的各式各样外衣罢了。
在此章中,亚里士多德要继续论证这个观点,同时批驳了与此相反的论点。
原文:
理性〈心〉的本质涵有某些问题;
我们注意到思想是最虔敬的事物,
然而若欲问思想如何安排方能成其虔敬,
这就会引起多少疑难。
解释:
理性(心灵)的本质包含了一些问题,
在其中我们注意到了思想是所有事物中最为神圣的,
然而如果要问思想如何成其神圣,
这则存在更多的难点。
这些困难是什么呢?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三个。
原文:
因为人心若无所思,则与入睡何异?
也就无从受到尊敬。
解释:
第一,它必须是现实的思维,
因为人如果是没有思维任何东西,它就像一个睡着的人一样,
那么,它的高贵之处何在呢?
原文:
然而若说这理性〈心〉进行思想活动,还得有所赖于另一些事物,
那么它的本体就不是思想活动而是一个潜能,这就不能成为完善的本体;
解释:
如果它思维,它的决定性的东西却是别的事物,
那么,它的实体就不是思想的活动而是潜能,因而它就不能是最好的东西;
原文:
这是由于思想活动,理性才获致其至善。
解释:
正是因为思想活动,理性才能获得它的至善。
以上亚里士多德想要表达的是,这个最高理性必须是现实的,而不能是潜能的,
因为潜能的状态就不是最好的了,而最高理性必须是最好,也就是必须是现实的,也即是它永远是处于思考中。
那么,它思考什么呢?
如果是思考别的什么东西,
那么,其高贵之处就不是来自它自身而是来自它作为思考对象的别的事物了,
因此,它就必须是思考它自身,这样思考和思考的对象就是同一的了。
原文:
理性的本体究属在于思想的机能,
抑或在于思想活动暂置不论,
试问它所思想的又是什么?
解释:
理性的实体究竟是在于思想的功能,
还是在于思想活动这里先暂且不论,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这所思想的对象是什么?
原文:
是想它自己或想别的事物?
如所思为别的事物,它常致想于同一事物,抑致想于不同事物?
它若专意致想于善业或是随意地胡思乱想,这又有何分别?
世上有无不可思想之事物?
解释:
第二,理性是思考它自己,还是思考别的事物?
这是个假设的问题,因为上面已经说了,它不能思考别的东西,而只能思考它自身,
这里是假设:如果它考虑别的事物,那么是思考同一个事物还是思考不同的事物呢?
世界上有没有不能思想的事物?
亚里士多德的答案是:只能思考同一个事物。
因为思考别的东西就可能是偶然的东西或坏的东西,
而这与最高理性的本性是相违反的,
因为最高理性只思考必然的事物和好事物,所以它不能思考不同的事物,而只能思考同一个事物。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