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新闻特约评论员 熊志

3月24日,安徽合肥,小鹿妈妈员工称公司制度严苛,其中包括没有午休时间、下班后桌面不能放私人物品、吃饭不能离开公司等。



合肥市庐阳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对《正在新闻》表示,已经立案调查。

全天禁止用手机,休息不能出门,吃饭必须在工位,违反就要被处罚,情节严重还可能解除劳动关系……上班如同“坐牢”,如此严苛的管理制度,着实让广大网友惊掉下巴,很快引发了侵犯员工权益的巨大争议。



面对外界的质疑,涉事公司曾回应称,“想什么时候休息都可以,没有固定的时间,不是说没有午休”。

这样的解释显然还缺少说服力,难以平息质疑。

一方面,就算员工有午休的时间,公司是否如网传的那样,对午休期间员工的行动自由和活动范围进行了不必要的限制?

另一方面“公司办公规范”显示,严苛至极的管理条款,涉及午休、吃饭、手机使用,甚至座椅摆放等方方面面,这些影响员工工作体验与身心健康的规定,是否真实存在?



对此,涉事公司不能采取回避态度,挑挑拣拣地选择问题之一进行回应。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制定严格、细致的规章制度,可以确保企业正常运转,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然而,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理应在管理效率与员工身心健康、合法权益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切不可靠压榨员工来提升效益。

事实上,“公司办公规范”已经不仅仅是忽视员工的基本需求,缺少人性化关怀的问题,更涉嫌违反法律法规。

根据《劳动法》等相关规定,员工的通信自由和休息权受法律保护。全天禁止使用手机,将员工禁锢在工位上,禁止自由出入公司,类似苛刻的细节管控手段,除非涉事公司能证明,确实是基于工作性质特殊的需要而制定,并且在签订劳动合同前进行了明确告知,否则,就涉嫌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利,是将公司的规章制度凌驾于法律之上。

目前,当地劳动监管部门已经介入。网上曝光的奇葩规定是否属实,以及是否构成对员工合法权益的压榨,接下来不妨深入调查,给外界一个交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下现实中,类似让人窒息的管理规定,早就不是新鲜事。

一些用人单位仰仗着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对员工进行肆无忌惮地压榨,为追求片面的管理效率,全然不顾员工的尊严。

对于这类现象,员工不妨果断站出来依法维权,而执法部门该出手时就要果断出手,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督促企业进行整改。

这里也得提醒广大企业,无视《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约束,将压榨员工视为提升企业效益的惯用手段,如此极端且短视的管理思维,只会激起员工的强烈反感,也注定无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现在的年轻一代劳动者,权利意识日益觉醒,他们开始以实际行动“整顿职场”。

在此背景下,企业应该调整管理策略,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霸道管控,充分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收获员工的认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