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珊栏附近有许多百年建筑,而我们的业主就住在大珊栏附近,一栋距今130多年的民国老楼里。



金阿姨一家居住的这栋百年老宅,之前是一家制衣厂,如今被分隔成了十间住宅房。金阿姨家的房子位于整栋楼一层的最东边,是一间只有19平米的大开间。



一进门是厨房,过道尽头,是集盥洗室和洗澡间,为一体的狭小空间。过道里边,就是老两口的卧室。



装修改造前:

问题一:空间狭窄

由于仅有19平米,很多家具摆放之后,人基本没有了可自由活动的空间。



想要开窗户只能踩在床过去,然后蹬在桌子上,才能够到窗户。



问题二:潮湿严重

由于潮湿,墙体脱落现象十分严重。桑叔叔每隔两天,就得清扫掉落的墙灰,即使这样,也赶不上掉落的速度。





问题三:孩子没有学习空间

金阿姨老两口和女儿一家一起生活,一家五口住在一起,拥挤不堪,孩子学习只能趴在小饭桌上将就。





问题四:水管冻结,储水过冬

当年水管改造入户的时候,由于水管埋的太浅,一旦温度过低,水管就会冻住。



所以每年冬天,金阿姨家的水龙头就成了摆设,一家人需要储水过冬。





问题五:露天厨房

金阿姨家的厨房,就在她家一进门,一个两平米的区域。这里不仅要做饭,还承担了一部分储物的功能。



厨房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顶,也就是说,是一个露天厨房。



下雨的时候,想要做饭就得打着雨伞炒菜。



问题六:居住拥挤,没有隐私

由于家里只能放下一张双人床,平日里,金阿姨和女儿、外甥三人,横着睡在床上。而桑叔叔则睡在沙发上,女婿更是沦落到打地铺睡觉。





问题七:家中没有厕所

由于是百年老楼改建而成,家中并没有厕所,想要上厕所,只能跑到外面的公共厕所。





面对这个需要跑到户外的厕所,面对这个露天做饭的厨房,面对一家五口住在一起的渴望之心,设计师改如何打造这个只有19平米的百年老宅呢?



装修改造后:

入户

金阿姨家的落天厨房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下沉式小庭院。





厨房

改造前原本昏暗的多功能走廊,被设计师打造成一个现代化多功能厨房。



重新铺设的自来水管,埋入更深的地下,水管冻结的问题再也没有了。



卫生间

设计师增加了室内卫生间,一家人以后,再也不用到胡同里上厕所了。





客厅

改造后的房子被设计师分为上下两层,一层是客厅和老两口的卧室。





整个房子的中庭采用挑高设计,空间更为开阔,避免了将整个房子隔成两层的压抑感。





设计师将金阿姨喜欢的百年木地板,做成了沙发背景墙,既实现了金阿姨的心愿,又保留了老房子独有的记忆。



餐厅

为了解决会客和用餐的功能,设计师研发了多功能沙发餐桌。平常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沙发,用餐时就是一个就餐的餐桌。





老人房

一层靠南的位置是两位老人的独立卧室,金阿姨再也不用和女儿、外甥横睡在一起,桑叔叔也不用再睡沙发了。





立式衣柜个床箱的设计,最大程度满足了储物的需求。



楼梯

一层上到二层的楼梯被设计师隐藏在电视柜后面,通过启动无线装置,柜子开始离开墙面。





楼梯与柜体结合的设计,最大程度地节约了空间。



二层

沿着隐藏楼梯上到二层,设计师将这里划分为3个空间,女儿房、牛牛的学习区、儿童房。



打开后的电视柜顶部,变成了一个连通二层南北两个空间的走廊,这样最大程度保留了中庭的挑高。



书房

上小学的牛牛,终于有了自己的学习区,再也不用趴在小桌子上写作业了。



儿童房

儿童房的门被设计师做成了一个新的构造,分为三个形态,方便使用和打扫。







儿童房新增了窗户,保证了采光和通风。



儿童房的床还可以翻折起来,变成儿童活动室,设计师特意为爱踢球的牛牛打造了一个足球场。





女儿女婿房

原本女儿只能和母亲孩子挤在一张床上,女婿只能睡地板的日子,结束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