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乌克兰战争打到了第1126天。俄、美、乌三方因停火谈判,讨价还价之际,俄乌两军在边境线上及乌克兰正面战场上的对攻,则打得是热火朝天。因此,纵观这一天的战局,应当有三点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点,乌军继续在别尔哥罗德边境线发动进攻。3月25日凌晨,乌军一支100多人的突击部队,再次从苏梅州越境,进攻别尔哥罗德市西北约九十公里处的波波夫卡。进攻一直持续到上午九点,最终乌军的进攻被击退。事后,俄罗斯方面的消息显示,正面抵挡这批乌军突击队的俄军士兵,仅25人左右,但他们凭借后方炮火及无人机的力量,成功挡住了数倍于自己的乌军。这一切,也从侧面验证了,在大平原地区打阵地攻坚战,必须在兵力和火力上占绝对优势,否则,很难取得突破。
乌方的媒体并没有大肆报道别尔哥罗德方向的进攻,就像去年8月6日,由于担心突入俄境内的乌军站不住脚跟,基辅最初也没有放开宣传乌军对库尔斯克地区的进攻。不过,时移事易,现在乌军已经在别尔哥罗德折腾了近一周的时间了,闪电战的效果早已不再,因此,预计其在该方向上的攻势,将随着俄军彻底消灭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军残部,也消停下来。
第二点,俄军16支旅团级部队扑奔里曼市。3月25日,俄国防部宣布,俄军攻占了里曼市东北约12公里处的和平村。此前,无论是俄军,还是乌军,都未曾报道过和平村附近发生了战斗,而俄国防部又向来是在俄军彻底攻占某个乌军据点,且扫清了周边乌军残敌之后,才会宣布攻占该据点。
因此,乌克兰媒体已经开始推测,俄军在当天发动的进攻太过于突然,乌军的防线瞬间崩溃,并后撤了很多,以至于俄军立即在和平村建立了牢固的阵地,俄国防部才得以在当天宣布占领了该据点。由于俄军在该方向,已经集结了16支旅团级的部队,因此,预计乌军近期应当会加强里曼市的城防工事,准备迎接俄军兵临城下。
第三点,俄军在扎波罗热方向的突破震惊各方。3月25日,俄国防部宣布,在扎波罗热方向,从南向北进攻的俄军伞兵部队,在大批无人机部队的帮助下,攻占了乌军的小谢尔巴基据点。该据点距离乌军扎波罗热外围阵地核心奥列霍夫市,不到20公里。
战前人口约15000人的奥列霍夫市,不仅有铁路线和扎波罗热相连,此外,另有四条公路线,也在该市交汇,因此,作为交通枢纽的该市,现在不仅是乌军外围防线的核心要塞,同时也是乌军在该地区的一个补给中心,在为其东部的另一个核心要塞古里亚波列市,提供补给支持。因此,俄军在该方向上的进展,应当是震惊了各方。
毕竟,所有的人都以为,俄军在该方向上的进攻,仅仅是侦察式作战,目的是为了牵制乌军的兵力,为顿巴斯大决战做准备。但俄军却突然攻占了防守条件极佳的小谢尔巴基据点,从而让俄军在该方向上,拥有了更多的战略性选择权。
显然,在白宫急欲从乌战脱身的大背景下,师出同门的俄乌两军,都选择了对攻,来为自己在美国谈判桌上争取最佳的位置,但攻击是最考验兵力及火力的储备的,因此,无论是俄军在里曼方向的突袭,还是在扎波罗热方向的强攻,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应当都是乌军兵力及火力不足的缺点促成的。
而基辅为了挽回前线的颓势,也在努力寻求欧洲军援之际,强化了征兵力度,开始高价招聘18-24岁的年轻人当合同兵。但这也让这批年轻人,看到了被迫上战场的威胁,因此,近期,从乌克兰越境到匈牙利及罗马尼亚的人员越来越多,以至于黑市向导的价格,已经上升到了最高20000美元左右。而基辅方面,也不得不在边境地区增派了部队和装备,甚至还布设了追踪设备,以拦阻适龄人员逃避兵役。
因此,综合来看,当前,俄军在通过多点试探,寻找乌军防线的薄弱环节,乌军则在兵员短缺压力下,防线出现崩溃的迹象。而基辅当局强化边境管控、严打适龄人员外逃的举措,则折射出人力资源危机已逼近临界点。所以,俄方在扎波罗热与里曼方向的同时发力,可能是在为夏季攻势创造战役条件——前者威胁第聂伯河防线,后者直指顿巴斯侧翼,这种双向施压,将迫使乌军陷入"两线救火"的被动局面,从而牵扯准备应付顿巴斯大决战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