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绣、彩瓷、印染……流淌着湖湘基因的非遗技艺,不仅传承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在时代的浪潮中激荡出新的火花。“绣虎映湘光,少年绘锦程”——“非遗文化进校园”全民阅读活动暨摆渡船阅读主题图书馆捐赠仪式近日在长沙举行,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传递,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非遗技艺与当代青少年精神共鸣。


湖南省作协党组书记胡革平,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作协主席、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汤素兰,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谢清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邬建美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

胡革平在致辞中表示,“让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是我们每一个文化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本次活动不仅搭建起校园接触非遗的桥梁,更通过沉浸式阅读体验,使青少年理解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深层联系,期待通过系列文化进校园举措,培养新一代的文化自觉与传承使命,为非遗保护注入青春活力。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党总支书记、董事刘星保表示,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一直深耕优秀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向少儿读者传递“真、善、美”的理念,集齐广大优秀儿童文学作家,坚持以高品质、深内涵的精品佳作滋养少年儿童的心灵,推出了多部畅销作品。他从“名家、名作、名社”三个方面对《绣虎少年》做了全方位推介,并列举该书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选题、“中国好书”2024年6月榜单等多项好成绩。刘星保表示,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将继续为少年儿童创作让孩子喜爱、富有积极正向价值观的精神食粮,成为少儿出版界的标杆。

摆渡船阅读推广服务中心主任李雪萍介绍了此次捐赠仪式的意义,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守护文化根脉。摆渡船阅读推广服务中心向长沙市26所学校捐赠了摆渡船阅读主题图书馆,以及一批优质图书,以此推动非遗文化在校园的普及和传承。这一举措不仅为非遗文化进校园提供了物质支持,更为非遗技艺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嘉宾分享环节,作家汤素兰分享了自己为什么以及如何创作《绣虎少年》的过程。一次贵州采风让她遇见几位做蜀锦蜡染的男生,由此启发她找到了《绣虎少年》的主人公原型——蒋桐万,写出了关于一个残疾少年通过湘绣找到自我、创造未来的故事。

汤素兰还分享了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如何将湘绣技艺通过文字还原,让小读者能领悟其中的精妙和魅力,感知以湘绣为代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心灵的影响和塑造是她面临的第一重考验。此外,以特殊群体为主人公的创作,故事逻辑以及写作伦理的合理性也需要精准把控。汤素兰详细介绍了写作之前做的充足准备和对写作框架的思考,分析了在创作中实现传统文化与成长议题达到平衡的精神内核。

邬建美也在发言中谈到,“非遗文化进校园”全民阅读活动的推行,唤醒了青少年儿童血液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认同和肩负将非遗文化传承发扬的意识觉醒与责任感,有效缓解了当前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的严峻形势。


“非遗文化进校园”全民阅读活动将非遗文化带入校园、带进课堂,让广大青少年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了解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深刻内涵,感受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独运和非凡技艺;同时也让孩子们在阅读中领悟到文化的温度,在故事中体会到文学的魅力。

潇湘晨报记者周诗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