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已经在天山市环境保护局工作了30多年,如今已经60岁,按规定将在一个月后退休。
这天,老李加班到很晚,回到家中,他躺在床上,却发现自己失眠了。
脑海中反复回放着同事们今天的话:
马科长满含深情地说:“李局,您辛苦了!我们局的发展有您的一份功劳,您要是走了,我们很难找到这样敬业的领导,希望您退休后仍然能关注我们的工作。”老李心里清楚,马科长是真心的。
马科长是老李手下多年,一直对老李的工作方式与领导风格很信任与赞赏。
老李担任局长后,推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马科长作为老李的左膀右臂,对这些改革深有体会,并全力支持。
马科长知道老李退休后,局里正在推行的改革将难以继续,所以他真心希望老李退休后还能继续关注,并在关键时刻提供宝贵的意见。
但吴主任却意有所指地说:“老李一走,我们局的方针政策能否延续,真不好说啊!”老李明白,吴主任一直排斥新政,企图推翻自己的改革方针。
吴主任倾向于维持老旧的工作方式,认为老李推行的改革太激进, 局里的工作方针会产生巨大变化,这让他对老李长期提防与排斥。
吴主任知道,老李一旦退休,自己的保守势力将有机会壮大,所以他对老李的退休耐不住地急切期盼着。
张处长更是幸灾乐祸:“老李您辛苦了,要多加休息,我们局里要有新的气象了,哈哈!”老李听得出张处长的得意,他早就眼红自己的位置,一直在等待机会。
30年来,老李的存在阻碍了张处长的晋升,他虽然表面上对老李恭维,但心中早就不满。
老李退休,意味着上升渠道将为张处长打开,所以他才会幸灾乐祸地说出那番话。
张处长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在他眼中只有个人利益,没有真正的信任或尊重。
其实老李心里最知道,一个月后的退休,意味着他精心推行30年的改革方针可能会被推翻。
如今离退休仅剩一个月,许多人开始表露真面目,老李感到万般无奈与苦涩。
30年来,他为政绩与职业奉献了太多,却也因此错失了许多人情的培养。
现在,真心为他送行的似乎只有马科长一人,其他人的言辞里透着急躁,等待新的权力分配与边缘化的结果。
老李明白,这个圈子就是这样现实且复杂。
老李年岁已高,已精疲力尽,再无力修改既定的局面。
他唯有接受,自己只是一个在政治的风浪中度过一生的渺小存在,实时变迁无常,人情世故似乎也是永恒,他叹了口气,慢慢阖上了疲惫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