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我坐在办公室,盯着桌上堆成小山的签字单据,头痛欲裂。电话那头,老板急吼吼地问:“小彭,那笔50万的货款怎么还没付?”

我翻了翻单子,弱弱地说:“您还没签字呢。”他愣了一下,随即嚷道:“我忙得要死,你不会自己看着办?”

结果第二天,他又跑来质问:“这供应商怎么回事,货都没发你就付了?”

我心里那个委屈啊,眼泪差点没憋住——这锅,我是背还是不背?

这不是我编的故事,而是我刚入行时在一家创业公司当财务的真实经历。

后来,我跟圈里的老财务们聊天,发现这种事简直是“行业标配”。

有个朋友一针见血地说:“很多财务不愿意去一种公司工作,什么样的公司呢?就他完全没有流程规则,很随意,很混乱,这是对很多受过专业训练的财务人来讲很头疼的一件事情。

这话让我心有戚戚焉,也让我开始思考:混乱的管理,到底会让企业和财务付出多大的代价?

01 小企业为何“管得下”?

先说个我朋友老王的故事。老王是个东北汉子,十年前开了家小餐馆,就他和仨伙计,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进货?他跑市场挑几筐菜;卖菜?他吆喝一声就上桌;收钱?他揣兜里,晚上回家掏出来数一数。

那时候,他常跟我吹牛:“我这店,全在我脑子里,啥事儿我一点就透!”我笑他:“你这是人肉ERP啊!”

老王这种模式,其实在小微企业里太常见了。为什么能行?因为简单。

每天就那么几桌客,几笔账,老王脑子转得过来,失误了也就赔个几百块,不疼不痒。

那会儿,他日子过得挺滋润,还总说:“流程?那是大公司玩的,我这小店用不着!”

可甜蜜的日子没持续多久。老王生意好了,开了第二家店,雇了十来号人。

结果呢?他发现自己忙不过来了。有一天,我去他店里吃饭,他跑来跟我诉苦:“我头疼死了!昨天店里买了批鱼,烂了一半,我都没顾上看一眼就付了钱。

这咋整啊?”我拍拍他肩膀:“老王,你这不是缺钱,是缺流程啊。”

混乱管理的第一个真相就藏在这儿:它只适合“小而美”的阶段,一旦规模大了,老板的“人肉大脑”就不够用了。

02 财务成了“背锅侠”的日常,老板的签字≠免责金牌


再讲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案例。那是五年前,我给一家制造企业做咨询,年营收过亿,但管理还停在“原始社会”。

老板是个急性子,啥事儿都自己拍板,每笔钱都得他签字。那天,销售部急着签个大单,要先付20万定金给供应商。

老板正忙着开会,随手在单子上画了个圈,丢给财务:“赶紧付!”

我当时也在场,提醒了一句:“这家供应商没合作过,要不要查查?”他不耐烦地挥手:“我签了就行,你别啰嗦!”

结果可想而知。一周后,供应商卷钱跑了,老板气得跳脚,冲进财务室大吼:“你们怎么不拦着我?这钱付得太离谱了!”

财务小姑娘吓得脸都白了,小声嘀咕:“您签的字啊,我哪敢不付?”老板更火了:“我签了你就得动脑子,这都不懂?”

这就是混乱管理的第二个真相:规模大了,老板管不过来,财务就成了替罪羊。更要命的是,这种混乱还不止于此。

那家企业后来又因为没流程,稀里糊涂投了个新项目,500万砸进去,市场调研都没做,最后产品卖不出去,血本无归。

资金链一断,老板又找到我:“你财务总监出身,帮我去融点资吧!”

我苦笑:“银行又不是我家开的,您这资质,融资比登天还难啊!”他说:“那咋办?”我反问:“您早干嘛去了?”

03 从“救火”到“防火”


那怎么破局?我给老王和那家制造企业都开过同一个“药方”:建流程。

流程是啥?简单说,就是把乱七八糟的事儿理顺,把责任钉死,让企业从“人治”变成“法治”。

拿老王的餐馆来说,我帮他设计了个采购流程:店长列需求单,报给财务查预算,老王签字后采购去买,回来还要验收。

第一次试的时候,老王还不乐意:“这不麻烦吗?”可试了一个月,他跑来找我反馈,说“上周我没盯着,店里买的菜照样没烂,省了我多少心啊!”

我说:“这就是流程的妙处,它替你管事儿,你解放了。”

那家制造企业也一样。我建议他们在投资前加几道关:市场部先调研需求,财务算算资金能不能撑,管理层开会拍板,最后老板签字。

老板起初嫌烦:“这不耽误时间吗?”可后来一试,他自己都服了:“早有这流程,那500万就不至于打水漂了。”

流程它就像给企业装了个“防火墙”,不一定让你赚得多,但一定让你亏得少。

04 如何打造企业的流程体系?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想问:“流程咋建啊?我不是大公司,没那精力!”别急,我给你一套我用了多年的实操法子,三步搞定:

第一步摸底:先把乱摊子摊开来看

找个周末,把公司现在的运作方式写下来。

比如,谁批钱?谁管账?哪里老出错?

就像我帮老王时,第一步就是让他把每天的进出账拉个清单,发现问题全出在“没人验收”上。

第二步设计:把责任钉在每一步

针对问题,定好每件事的步骤和人。比如投资项目,我会这么拆:

市场部调研,3天出报告;

财务算账,2天给结论;

管理层开会,1天定方向;

老板签字,1天敲定。

每步都有人盯着,出事也能找到根儿。

第三步试跑:边用边改

流程不是一夜建成的,先挑一小块试。比如老王,我让他先在一家店试采购流程,跑顺了再推到别的店。哪步卡壳了,马上改,别怕折腾。

这三步的核心是:从乱到治,从人到制。太多企业,试了这个法子,少走了多少弯路,省了多少冤枉钱!

放眼未来,随着企业竞争加剧,流程管理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高。为什么?

因为时代变了。过去靠老板的个人魅力和直觉能打天下,现在靠的是体系化运营。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而流程,就是把“行”变成可复制的体系。

尤其在数字化时代,流程管理还能跟技术结合。比如用ERP系统,把采购、销售、财务全打通,数据实时可见,老板不用签字也能随时监控。

如果你是财务人,别再默默背锅了,推动流程建设,让自己从“救火队员”变成“规则制定者”。

如果你是老板,别再事必躬亲了,学会放手,把权力交给体系,才能让企业走得更远。

大志 简介

企业财税顾问 | 高级会计师 | 中国注册税务师

  • 拥有20年丰富的财务管理实战经验,曾服务于中国企业500强及知名互联网上市公司;
  • 曾担任上市公司、电商、制造业及物流集团的财务总监,具备跨行业、跨领域的深厚管理背景。
  • 在财税体系建设、预算与经营分析、业财融合实践及税务规划等关键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实操经验。
  • 凭借扎实的财务基本功和卓越的战略眼光,致力于帮助企业优化财务管理,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动业务持续增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