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省林长制办公室、省河长制办公室联合公布了浙江省2024年度自然资源集约利用考核结果,5个设区市为考核优秀。




这些考核优秀设区市的

经验做法

一起来看↓↓

金华市

高水平提升水资源管理效能

  2024年,金华市开展全市用水总量统筹管理改革,科学回收1749万立方米用水量专项服务重大产业项目,批复金东区增加352万立方米用水量保障润马光能企业发展;市、县两级完成重点用水领域水效提升四年行动计划编制,搭建农业、工业及城镇全方位动态储备节水项目362个以上;持续开展义乌国家级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打造多水源分质协同配置利用模式,再生水利用率达28%以上。



润马光能科技(金华)有限公司航拍图

高标准推进水土保持落实落细

  金华市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4个,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1.8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92.45%,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开展磐安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改革试点,成功落地全省首例社会资本培育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项目,交易面积200亩,交易金额1000万元。

高质量推动河湖长制走深走实

  2024年完成跨区域联防共治活动30次,打开浙中水系流域共治新局面;市级河湖长全年召开专题会议19次,有效解决衢江管理范围乱堆、南江污水直排等问题31起,河长挂联问题办结率100%;开展河湖健康评价20条,加强质量把关,评价成果(报告)质量评定等级均为优秀,河湖健康率100%。

台州市

双轮驱动,彰显水资源管理刚性约束

  2024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4.48亿立方米,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合同节水管理项目获评水利部“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案例”,2家公共机构获“国家水效领跑者”称号。

2024年“世界水日”主题宣传活动



三令连发,迭代河湖长制强力抓手

  2024年全市河湖长累计巡河14.6万余次,30位市级河湖长全部达到“5星级”标准,建成高品质水美乡村19个、城乡亲水节点56个,金清大港、永宁江获评全省“幸福母亲河优秀案例”。

四位一体,筑牢水土保持绿色屏障

  2024年全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51.17平方公里,推动土石余方匹配利用16.2万立方米,完成生态共富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2个。



金清大港

绍兴市

系统构建水资源刚性约束

  2024年以来,绍兴市加强非常规水利用,全力打造高耗水产业集聚区再生水利用配置样板,再生水年利用量达5600万吨;实施城镇节水降损行动,绍兴市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连续多年控制在5%以内,每年节约水量3000万立方米。大力推行工业分质供水模式,5座工业水厂设计日供水能力达92万立方米,实现市区工业水厂供水联网联调。



绍兴柯桥滨海供水有限公司第三水厂(柯桥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项目)

筑牢防治水土流失安全屏障

  2024年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4.32平方公里,对578个项目开展水土流失防治现场检查719次,实现生产建设活动水土保持全过程监管。全国首单生态清洁小流域“水保共富贷”落地新昌,获得银行5亿元水土保持绿色金融授信,实现了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全域打造江南水乡典范

  一以贯之河湖长制,高质量推进水生态系统治理和修复,整改销号“四乱”问题767个、恢复水域面积171万平方米。完成农村水系综合治理240公里,修复河湖生态缓冲带30公里,河湖清淤450万方。建成高品质水美乡村30个、城乡亲水节点50个,城乡亲水圈覆盖率达88.3%。浙东运河(绍兴段)入选水利部2024年幸福河湖优秀案例名单,上虞区上宅村等 6 个村获评全省高品质水美乡村典型案例。


衢州市

统筹好水保护与开发

  衢州市持续强化生态流量保障,实现大中型水库生态流量目标核定完成率100%。开展优质水源调查,将水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服务指导开展取水权交易,助力企业降本减负。




钱江源齐溪小流域

促进节水转型与发展

  印发衢州市重点领域水效提升计划,推动3家企业和1个园区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典型案例。将“年用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纳入工业项目决策咨询指标,引导优化全市节水型产业布局。

优化水土治理与提升

  衢州市全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0.5平方公里,完成任务目标的250.9%。积极推进衢江区入选全省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第一批试点县,实现两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合计726.84万元。



芙蓉水库水源地

做好改革突破与首创

  落地全省首个用水总量指标统筹调配案例,支持优质产业发展。签约“浙土平衡”首批案例最大单,实现土石方资源共享。

宁波市

加强水资源刚性约束双控指标管理

  宁波市在水资源管理制度方面做到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6%以上,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达到13.8立方米和10.1立方米。

提高再生水利用水平

  2024年,江东北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建成投产,岚山净化水厂“双膜”扩建工程等工程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全市再生水利用量超过2.8亿立方米,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



宁波东部新城利用再生水洗车

高质量推进生态共富小流域建设

  在水土保持方面,宁波市强化水土流失治理和监管。将改善人居环境与生态经济发展相结合,涌现出镇海横溪、海曙庄家溪、宁海上大溪等一批典型点位。



宁海上大溪生态共富小流域

积极探索水土保持监管改革

  在鄞州区首创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分区与分类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将项目分为轻微风险、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四个等级,并确定相匹配的监督管理要求。

  同步利用智慧管理手段,先期在清溪水库、柏坑水库等项目试点水土保持“空天地水”一体化监管模式,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摄像头和泥沙实时监测,确保水土流失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来源:浙江水利

编辑:任珈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